辘轳

秋阳杲杲溪流竭,井上辘轳声不绝。

银河斜转玉绳低,心苦惟忧稻田裂。

边雁南来人未归,蛾眉颦蹙筋力微。

绕床百丈哀音动,树搅西风梧叶飞。

蟋蟀悲吟肠欲断,蒹葭露白秋将半。

田家祗望晚禾登,奈何今岁逢秋旱。

君不见早晚班师舞干羽,皇天应降洗兵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巽的《辘轳》以秋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诗中通过秋阳、溪流、井上辘轳、银河、玉绳、稻田、边雁、蛾眉、蟋蟀、蒹葭、露水等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秋阳杲杲溪流竭”,点明了季节与环境,秋阳高照,溪水干涸,预示着干旱的天气。接着,“井上辘轳声不绝”描绘了农妇汲水的日常场景,声音在寂静的秋日里回荡,增添了生活的气息。随后,“银河斜转玉绳低”则将视线转向天空,银河倾斜,玉绳低垂,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心苦惟忧稻田裂”一句直接表达了农民对稻田的担忧,稻田是他们生活的命脉,干旱带来的威胁让他们心生忧虑。接下来,“边雁南来人未归”描绘了边疆的雁群南迁,而家乡的人却还未归来,这不仅是对季节更替的描述,也暗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蛾眉颦蹙筋力微”形象地刻画了女子因担忧而眉头紧锁,筋力微弱的状态,体现了女性在艰难时刻的坚韧与脆弱。随后,“绕床百丈哀音动,树搅西风梧叶飞”通过哀音和梧叶的飞舞,进一步渲染了忧愁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反应与人类情感的共鸣。

“蟋蟀悲吟肠欲断,蒹葭露白秋将半”两句将焦点转向了蟋蟀的悲鸣和秋色的渐浓,蟋蟀的叫声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哀愁,而蒹葭上的露珠在晨光中闪烁,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最后,“田家祗望晚禾登,奈何今岁逢秋旱”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面对秋旱的挑战,他们的希望显得格外渺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农民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与忧虑。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和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如“君不见早晚班师舞干羽,皇天应降洗兵雨”所表达的,希望战争结束,带来和平与雨水的滋润。

收录诗词(286)

周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尝参预平定道、贺二县瑶人起事,授永明簿。有《性情集》

  • 字:巽亨
  • 号:巽泉
  • 籍贯:吉安

相关古诗词

梅花月下醉歌

酌酒芳树下,寒光照玉壶。

举觞酬明月,起舞鹤影孤。

清夜恍惚逢仙姝,丰姿绰约形容癯。

琇莹充耳双明珠,纤腰杂佩青珊瑚。

邀我东游见麻姑,南昌仙人在坐隅。

杯倾沆瀣酣芳液,连日东风吹不苏。

酒醒满襟香露湿,雪花眩眼光模糊。

欲与仙人借双凫,朝游罗浮暮西湖。

谁能持将北斗劝,何当吸取东海枯。

君不见醉倒樽前曙光白,不知此乐今有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追和文山青原诗柬陈村民寄谢禅林诸友(其一)

晓行金粟地,袖拂绿萝烟。

水出源头活,峰回树顶圆。

因君寄高兴,来此洗尘缘。

唯有山中客,犹书甲子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追和文山青原诗柬陈村民寄谢禅林诸友(其二)

昔人吟咏处,醉草动春蛇。

岩石曾为供,溪毛可荐茶。

荆留千岁树,桂老九秋花。

欲结渊明社,重来惠远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中秋对月有怀(其一)

凉夜金波动,秋空玉镜飞。

山河移素影,霄汉出清辉。

照席蟾蜍近,传书鸿雁稀。

更阑犹梦见,天上看花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