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仙山六题(其五)双笋石

生来双笋几经春,直上云霄无藓痕。

若使坚刚解成竹,人应唤作两龙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以双笋石为题材,生动描绘了其坚韧不拔、直冲云霄的自然风貌。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双笋石比作“两龙孙”,寓意其生命力旺盛,坚韧无比,如同两条潜龙即将腾空而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中“生来双笋几经春,直上云霄无藓痕”两句,既赞美了双笋石历经岁月而不衰的顽强生命力,也描绘了其挺拔入云、不染尘埃的高洁形象。通过“若使坚刚解成竹,人应唤作两龙孙”的想象,进一步强化了双笋石的非凡品质,表达了对自然界中坚韧不屈精神的崇敬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与欣赏。

收录诗词(7)

王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盖仙山六题(其六)石人峰

元气融成知几春,石人峰好与谁论。

擎天不老岁长在,捧日无言形独尊。

每为头先生雪白,何尝口解把霞吞。

登高望处浑疑活,自许相随游洞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路入麇䴥亭子岭,江围蒲稗富川城。

形式: 押[庚]韵

净土院(其一)

流水元依涧,孤云不著山。

万缘机虑断,一点净明还。

立雪人何在,衔花鸟自閒。

群昏疑网破,雄论落人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净土院(其二)

白莲开绿水,佛子旧家山。

净境无南北,尘心有去还。

林深天籁远,风定水云閒。

何日逢旌骑,重来翠巘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