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道中

吾生意行初不谋,泛泛何啻波中鸥。

携家来作闽海梦,三年客食天南陬。

我先人庐在何许,大江之左道阻脩。

奉新家有手足爱,只身归扫先梧楸。

旋当来此营斗粟,南北颠倒无时休。

此心转与世事左,自作磨蚁将谁尤。

安知不满达者笑,穷达一戏如观优。

咄哉吾语亦已堕,且与造物同浮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我当初并未预谋生涯,漂泊不定就像海中的鸥鸟。
带着家人追寻闽海梦想,三年在外以南地为家。
我的祖先故居在何处?大江之畔道路艰难。
奉新家中有亲人的关爱,我独自回去祭扫祖先的坟墓。
不久我将来这里谋生,南北奔波永无止息。
我的心与世事越来越不合拍,独自承受磨难,怨谁呢?
哪管他人笑我志向小,穷达如同戏剧般看透人生。
哎,我的言语也显得落伍,暂且随万物一同漂泊吧。

注释

谋:预谋, 计划。
何啻:岂止, 不止。
庐:房屋, 庐舍。
左:不合, 背离。
斗粟:少量粮食, 比喻微薄的生活。
磨蚁:形容琐碎的劳苦。
达者:成功的人, 显贵者。
优:戏剧。
咄哉:感叹词, 表示惊讶或责备。
造物:自然, 创造万物的力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的《建安道中》,表达了作者朱松的人生感慨和旅途经历。首句“吾生意行初不谋”,写出了诗人起初并未刻意规划人生道路,随波逐流般的随意。接下来,“泛泛何啻波中鸥”描绘了他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如同海鸥在波涛中自由飞翔。

“携家来作闽海梦,三年客食天南陬”叙述了诗人带着家人来到福建沿海地区追求梦想,但长期在外为客,生活艰辛。“我先人庐在何许,大江之左道阻脩”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因路途遥远而无法归乡的无奈。

“奉新家有手足爱,只身归扫先梧楸”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决定独自回家祭扫先人的坟墓。“旋当来此营斗粟,南北颠倒无时休”表明诗人打算回到建安谋生,生活中的奔波劳碌永无止息。

“此心转与世事左,自作磨蚁将谁尤”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感叹自己与世事格格不入,无人可诉说苦衷。“安知不满达者笑,穷达一戏如观优”则以达观的态度看待人生的穷困和显达,认为两者皆是世间戏剧,不必过于执着。

最后两句“咄哉吾语亦已堕,且与造物同浮游”表达了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言辞过于消极,决定随遇而安,与自然和命运一同漂泊。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朱松在人生旅途中的思考和感悟。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约范直夫游万叶寺观瀑泉

范侯隐下吏,夙尚本丘园。

身投攫金市,丛书以自藩。

炯然如孤月,不受黄流浑。

要知句律工,竞病何足论。

我生群末俗,泾渭非一源。

同心无楚越,倾盖如弟昆。

人生各有役,不暇捧一尊。

风蒲挂南浦,念欲东南奔。

对床定何夕,青灯照晤言。

悬知吟诗处,千尺银河翻。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信州禅月台上

玉峰点寥廓,霄汉疑可梯。

玉水环城阴,滟滟方拍堤。

层台擅二美,吾策时一携。

何当蜡我屐,更欲照以犀。

尘劳不相赦,竟类穷途迷。

我生麋鹿尔,不羡驾辂骊。

向来丘壑怀,语发人所诋。

长安黑头公,玉勒朝金闺。

山林出戏言,广已无端倪。

谁收遮日手,归把耕雨犁。

纷纷尘土中,等是舞瓮鸡。

颇闻山水间,幽子饭藿藜。

行当践此语,绝境同攀跻。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度石栋岭

我行欲安适,策马踰山樊。

谷深不可瞬,危磴争猱猿。

坡坨两山间,寂历三家村。

茅檐青裙妇,蓬发薪烟昏。

敲冰那可饮,分我一掬温。

郎樵晚未归,客至不与言。

不奉沙头卮,肯投柳下门。

作诗配国风,行者式其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度芙蓉岭

幽泉端为谁,放溜杂琴筑。

山深春未老,泛泛浪蕊馥。

娟娟菖蒲花,可玩不可触。

灵根盘翠崖,老作蛇蚓蹙。

褰裳踏下流,濯此尘土足。

何当饵香节,净洗心眼肉。

馀功到方书,万卷不再读。

晚岁穷名山,灵苗纵穿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