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排星斗七,石涌佛身三。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与宗教的融合之美。"岩排星斗七,石涌佛身三"这两句诗,前一句“岩排星斗七”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岩石比作排列有序的星斗,形象地展现了岩石在夜空下闪耀的壮观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岩石的高耸和不凡。后一句“石涌佛身三”则转而描绘了一种神圣的氛围,石头仿佛化身为三尊佛像,从地底涌出,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与宗教信仰的交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寄托了对宗教精神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审美理想。

收录诗词(2)

俞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王介甫

溪桥久废湮,竹树半攲侧。

梦寻六代尘,老构一椽宅。

谁知江令门,犹倒山公舄。

霸气消旧朝,歌声慨陈迹。

鼎族昔繁华,荒径今岑寂。

愿言辟榛芜,重与开景色。

石叠云自生,渠凿流不息。

我幸卜公邻,望衡步咫尺。

晨夕惬素心,把臂共悦怿。

西崦带烟樵,南埭钓水食。

底事忧怦怦,相将爱惕惕。

或筑吟诗坛,或设谈经席。

焉知才不才,聊各适其适。

岸帻豁眼界,挥麈吐胸臆。陇晴许扶鸠,水涨可?鹢。

嗒然得丧忘,往事莫凄恻。

佳会不可常,岁月岂抛掷。

蒙庄赖妻贤,渊明空子责。

弱木手自栽,勿徒嗟立壁。

滋培待其成,斧削工师职。

更为广轩亭,左右支图籍。

钟山挹爽来,烟鸟纷若织。

绿菘篱下采,金尊池上涤。

此盟更岁寒,一笑星发白。

箸力如未尽,尚能越阡陌。

形式: 古风

过慧山方丈皞老酌泉试茶赋两诗遗之(其一)

萧萧阿兰若,桑苧有故家。

佛屋倚高寒,僧蹊抱攲斜。

殷勤泉上客,流落瘴海涯。

蜑酒压梨楂,蛮烹啖蛙蛇。

光洁镜一奁,照影空自嗟。

老僧荐茗粥,芳鲜凝露华。

驱除鼻中雷,扫尽眼界花。

飘飘思凌云,摄身上苍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过慧山方丈皞老酌泉试茶赋两诗遗之(其二)

战尘霾汉天,猎火焮胡地。

一筇道垢气,步入青莲寺。

眈眈九龙盘,一壑埋老翠。

倚天松骨大,粘壁苔发细。

道人本臞儒,得法妙出世。

胸中万斛泉,洗尽蔬笋气。

大风吹泠泠,助我鸣鼓吹。

名为不二门,声音作佛事。

形式: 古风

过慧山见旧题二首(其一)

一别名山十五年,宦情羁思两茫然。

故人半作累累冢,只有苍官立道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