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扁舟冲雪至下关,入城岁晏,江南寒寂可想,效梦窗体,赋成此解

秣陵岸。遥想冻树髡烟,磊沙铺练。

推篷一带平潮,暮鸦四起,荒城半掩。步帷溅。

因念上街泥雨,怒蹄冲汗。

谁知瑟缩毡裘,短辕坐我,清吟自遣。

来去江淮何事,鬓丝催老,年光飘转。

为说昔时梁园,歌舞都换。英辞妙墨,眼底邹枚贱。

还孤忆、弓衣绣句,羊醪清宴。

抵死风吹面,万山动影,空花历乱。笛里天涯远。

愁絮里、江南何时吹散。挂檐素月,窥人游倦。

形式:

鉴赏

这首《瑞龙吟》描绘了诗人乘舟在冬日雪景中抵达下关,进入城中的所见所感。词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如“冻树髡烟”、“磊沙铺练”、“暮鸦四起”、“荒城半掩”,展现出江南冬季的寒冷与寂寥。他通过“步帷溅”、“泥雨怒蹄”等细节,描绘出行舟过程中的艰辛,以及自己瑟缩于毡裘中以诗词自遣的情境。

词人感叹岁月匆匆,“鬓丝催老,年光飘转”,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感慨。他回忆起往昔梁园的繁华,如今已是“歌舞都换”,暗示世事变迁。词中提到“英辞妙墨”和“弓衣绣句”,流露出对往昔文人雅集的怀念,以及对清贫生活的自我安慰。

“抵死风吹面,万山动影,空花历乱”描绘了风雪中的自然景象,而“笛里天涯远”则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最后,词人借“愁絮里、江南何时吹散”表达对江南春暖花开的期盼,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疲倦。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在冬日旅程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去繁华与现今落寞的对比,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82)

陈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抛球乐二首(其一)

三月春寒乍雨晴。客愁新燕一身轻。

花前顾曲音犹涩,帘角偷香梦不成。

咫尺阑干路,负你斜阳半晌情。

形式:

抛球乐二首(其二)

自到江南春事乖。少晴多雨半尘霾。

后湖张网逢鱼泣,南曲看花被燕猜。

柳絮骄人甚,偏逐东风舞一回。

形式:

玉楼春

亭皋一雨成秋树。目送芳年随水去。

相思一夜梦南云,绕遍天涯多少路。

缣机尘黯鸳鸯杼。妾意匏瓜悲独处。

向来祇恨不曾闲,今日方知闲更苦。

形式:

朝中措

愁中见了笑溶溶。花衬碧螺峰。

妆罢这般熨帖,梦回恁地惺忪。

千篇词赋,半生歌哭,拟付阿侬。

何日沧波一舸,眼前已是西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