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华光仁老

越州刺史越州僧,曾是龙华同会人。

偶向祝融峰下过,便从香积钵中亲。

毫端宝刹重重现,句里藏机一一新。

正是连天雁回日,此心先已到江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名为《寄华光仁老》。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追求。首句“越州刺史越州僧,曾是龙华同会人”以越州为背景,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与友人的渊源,暗示了两人曾共同参与过佛教活动,奠定了诗的情感基调。

接着,“偶向祝融峰下过,便从香积钵中亲”两句,通过描述诗人偶然经过祝融峰,与友人共饮香积之钵,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修行经历。这里的“香积钵”象征着佛教中的供养与法喜,寓意着两人在佛法上的深厚交流与共鸣。

“毫端宝刹重重现,句里藏机一一新”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创作时,内心深处涌现出的佛寺景象,以及每一句诗中蕴含的新意和深意,表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感悟。

最后,“正是连天雁回日,此心先已到江滨”以自然景象为喻,将时间与空间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连天的雁群,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但心却早已跨越距离,抵达友人所在之处。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其对佛法的虔诚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又蕴含了对佛法的深刻体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敷文

赦书该得尽量移,君到衡阳适及期。

将谓南徐须近便,那知北望尚羁縻。

人情既久应相好,气候无它亦自宜。

造物此心君会否,少留同我返茅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圣钦

人生相得贵知心,况复鸰原有断金。

但使连墙非异趣,何须会面乃同襟。

药囊警动苍生念,茗碗招回梁甫吟。

早晚鲈鱼促归去,为君聊驻马骎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正彦

东堂当日偶差肩,屈指今逾二十年。

君作长官邻邑内,我为迁客此江边。

时乖出处宜安土,道在穷通莫问天。

只恐頖宫真拜敕,无因重获奉周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米(其一)

甑中如见欲生尘,不待人言廪自倾。

虽阻负归同子路,且知书帖异贞卿。

邻僧市井应无迹,野雀阶除亦有情。

却想万钟安享者,孰云天地极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