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少司马溪隐庄

好鸟知山意,晴光想岸容。

舍舟人兀兀,入谷路重重。

笔底腾高壑,尊前堕远峰。

狂歌从白眼,随处倚长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首句“好鸟知山意”,以鸟儿的敏锐感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默契,暗示了诗人对山林之美的深刻理解与向往。接着,“晴光想岸容”一句,将阳光与山岸的美丽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舍舟人兀兀,入谷路重重”两句,通过“舍舟”与“入谷”的对比,表现了诗人从世俗中抽身而出,深入自然的心境。这里的“兀兀”形容人孤独或专注的样子,与“重重”相呼应,既描绘了道路的崎岖,也暗含了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决心。

“笔底腾高壑,尊前堕远峰”则展示了诗人创作时的激情与灵感,仿佛山川的壮丽景象在诗人的笔下跃然纸上,充满了生命力。这里的“腾”与“堕”运用得恰到好处,生动地描绘了山峦在诗中呈现出的动态美。

最后,“狂歌从白眼,随处倚长松”两句,以狂歌和倚松的形象,展现了诗人自由洒脱、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白眼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对世俗的不屑一顾,倚长松则寓意着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生活哲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9)

吴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丙子春夜集小斋赋得风雨归舟送箕仲田叔

尽道春光好,翻嫌夜雨鸣。

江空蒸水气,风䬃打船声。

灯火愁卑湿,鱼龙莫夜惊。

阮公情未已,还作载诗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范少司马夏日湖上

夏云低水阁,春草漫汀洲。

小树芳堪撷,平峦翠欲流。

雷声喧别溆,龙气入灵湫。

不去忘机鸟,翩翩为客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晓霁渡曹娥江箕仲田叔分平字

渡头帆落与云平,江上花开相映明。

两岸人家通海屿,一川风色送潮声。

断碑已没中郎篆,古庙终存孝女名。

自叹经过繁客鬓,却将书剑负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答酬雷半窗

斗文岁岁占南极,诗兴朝朝卧北窗。

身著鹿裘常自得,匣藏龙剑本无双。

万山云气穿闽徼,五夜潮声到浙江。

谏草欲题迟未达,几前空有笔如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