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

人生悲死别,矧在心相知。

新婚未及久,杳杳遽何之。

昔为连理木,今为断肠枝。

相去时几何,百日奄在兹。

亏月有圆夕,逝永无还期。

弃置非人情,何以为我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百日》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一段爱情悲剧。诗中通过“人生悲死别,矧在心相知”开篇,点明了主题——生死离别的悲痛,尤其是对于心灵相通的伴侣而言,这种痛苦更为深重。接下来,“新婚未及久,杳杳遽何之”,表达了新婚夫妇短暂相聚后,一方突然离世的无奈与悲凉。

“昔为连理木,今为断肠枝”运用比喻,将昔日恩爱如连理枝的夫妻比作如今分离的断肠枝,形象地展现了爱情的破碎与内心的痛苦。紧接着,“相去时几何,百日奄在兹”感叹时间之短,仅仅百日,便天人永隔,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时间无情的感慨。

“亏月有圆夕,逝永无还期”则通过月亮的盈亏变化,象征着生命的起落和爱情的消逝,强调了失去后的不可逆转。最后,“弃置非人情,何以为我思”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刻揭示了生死离别给人心灵带来的巨大创伤,以及对逝去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入室二首(其一)

妆阁闭长夜,幽兰坐复春。

犹疑挑锦字,不见掩罗巾。

故物空在目,萧条生网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入室二首(其二)

虚窗明月满,芳砌绿苔滋。

花间时染翰,尚忆解题诗。

寂寞幽泉下,贞心空自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追和蕙兰二首(其一)

小窗开尽碧桃枝,忆得青鸾化去时。

昨夜秋风妒幽怨,梦中吹断素琴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追和蕙兰二首(其二)

江上愁时复值春,带围宽尽不宜身。

阶前旧种樱桃树,日暮飞花故著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