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其八)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
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兔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无依靠。
兔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俩相厮守的时宜。
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赴他乡。
相思苦岁月摧人老青春有限,多麼的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日归来。
我自喻是朴素纯情的蕙兰花,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怜人盼君早采撷。
怕过了时节你还不归来采撷,那秋雨飒风中将随著秋草般的凋谢。
你信守高节而爱情坚贞不渝,那我就只有守著相思苦苦的等著你。

注释

冉冉:柔弱下垂貌。
孤生竹:犹言野生竹。
孤,独。
泰山:即“太山”,犹言“大山”“高山”。
阿:山坳。
为新婚:刚出嫁婚娶。
菟丝:一种旋花科的蔓生植物,女子自比。
女萝:一说即“松萝”,一种缘松而生的蔓生植物,以比男子。
生有时:草木有繁盛即有枯萎,以喻人生有少壮即有衰老。
宜:犹言适当的时间。
悠悠:遥远貌。
山陂:泛指山和水。
吕向注:“陂,水也。

轩车:有篷的车。
这里指迎娶的车。
蕙兰花:女子自比。
蕙、兰是两种同类香草。
含英:指花朵初开而未尽发。
含,没有完全发舒。
英,花瓣。
扬光辉:形容容光焕发。
萎:枯萎,凋谢。
亮:同“谅”,料想。
执高节:即守节情不移的意思。
贱妾:女子自称。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属于魏晋时期的作品。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非常丰富。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这几句通过对竹子生长环境的描绘,展现了独特的情感寄托。诗人将自己比作孤独生长的竹子,将情感深植于心中的某个人,就如同结根在泰山一般坚固。而新婚之喜则通过兔丝和女萝花的结合来表达,这里的兔丝可能象征着温柔的情意。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这几句强调了情感的珍贵与难得,以及因距离而生的渴望和牵挂。兔丝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时机,正如夫妻间的情感交流需要恰当的机会。远距离的婚姻让两人的心灵相通显得尤为珍贵,山陂之间的隔阂也加深了这种渴望。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思念之情如同年华的流逝,让人感到时间的压力。轩车的到来意味着期待已久的团聚却迟迟未至。而蕙兰花的美丽和光辉虽然令人欣赏,但如果错过了采撷时机,它们最终也会随秋草凋零。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对方高洁品格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自卑感。作为贱妾,对方的高尚品德让自己感到无从抗拒,也不知如何是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人在其中既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渴望与牵挂,也流露出自我身份的矛盾和自卑。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诗十九首(其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形式: 古风

古诗十九首(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古诗十九首(其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形式: 古风

古诗十九首(其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