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妓

谁去江云问牧之,玉楼人醉半离披。

烛摇窗影三更月,人醉花阴十二时。

访杜秋娘惟我老,梦扬州鹤有谁知。

临风笑却垂杨下,重解连环寄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谁去江边询问牧之,玉楼中人已半醉迷离。
烛光摇曳,映照着窗棂,三更月色如水,花阴下人已醉了一整日。
只有我探访秋娘,岁月催人老,梦中鹤归扬州,又有谁知道呢。
在风中微笑,告别垂柳,再次解开连环,寄托深深的思念。

注释

江云:江边的云彩。
牧之:指杜牧,唐代诗人。
玉楼人:富贵人家的女子。
半离披:形容醉态朦胧。
三更月:深夜的月亮。
十二时:整日,这里指从白天到夜晚。
杜秋娘:唐代歌妓,此处借代美女。
扬州鹤:典故,指杜牧的诗《秋夕》中的梦境。
垂杨:河边的柳树。
连环:古代饰品,象征爱情的束缚和解脱。
所思:思念的人或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代初期诗人缪鉴所作的《咏妓》,通过对妓女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沧桑感和情感深度。首句“谁去江云问牧之”,以疑问的方式引入,仿佛在追寻往昔的繁华与诗人杜牧(唐代著名诗人)的风流韵事。次句“玉楼人醉半离披”描绘出妓女在夜深人静时的状态,玉楼(华丽的楼阁)中的女子醉态朦胧,衣带微敞,透露出一种落寞与无奈。

第三句“烛摇窗影三更月”,通过烛光摇曳、月影斑驳的场景,渲染出夜晚的寂静和妓女内心的孤独。第四句“人醉花阴十二时”,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花阴(花影)下的人已醉了一整天,暗示了生活的无常和妓女的疲倦。

第五句“访杜秋娘惟我老”,借杜秋娘(唐代名妓)的典故,表达诗人自己的老去和对往昔繁华的追忆。最后一句“梦扬州鹤有谁知”,以梦中仙鹤的意象,寄托对远方扬州的怀念和对未知命运的感慨。结尾“临风笑却垂杨下,重解连环寄所思”,则通过临风而笑和解连环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对过去情感的回味以及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妓女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历史沧桑感。

收录诗词(31)

缪鉴(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居江阴。躬行孝弟,乐施与。不求仕进,以诗酒自娱。有《效颦集》

  • 字:君宝
  • 号:苔石
  • 籍贯:汴梁

相关古诗词

春雪

撩乱春风作阵飞,晓来馀片尚离披。

细看山色空明处,应似乾坤混沌时。

一转阳和回土脉,十分清气入诗脾。

芒鞋蹋碎琼瑶窟,问著梅花总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梅花

铁石槎牙玉粒姿,诗中图画画中诗。

半棱山色初晴后,一截溪烟欲暝时。

流水带云栖瘦影,小窗和月上横枝。

老来自觉吟情拙,莫遣孤山怨鹤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解嘲

莫笑诗翁懒出门,诗翁乐事在山村。

莺啼杨柳金歌舞,蝶宿梨花雪梦魂。

罨画丹青分曙色,压醅?醁涨溪痕。

燕帘风里茶烟外,自选唐诗教子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题竹

甚矣吾衰矣,深居不用名。

瘦因诗思苦,贫为利心轻。

有竹堪医俗,无花可问盟。

醉眠閒听雨,饥鼠齧书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