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谈经用燕说,束弃诸儒传。
滥觞虽有罪,末派瀰九县。
张侯真理窟,坚壁不与战。
难以口舌争,水清石自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其二)》。诗中,黄庭坚以“谈经用燕说”起笔,批评当时的学术风气过度依赖某些非正统的观点(如燕说),而忽视了传统的儒家经典。他认为这种偏离源头的行为虽然有误,但影响力广泛,几乎遍布全国。
接着,他赞扬张侯(可能是某位坚持真理的人物)坚守原则,不与那些错误的学说争论,强调真理自有其力量,不需要通过口头辩论来显现。诗人认为,真正的道理就像清澈的水,时间会自然而然地让真理浮出水面,让人们看到。
整首诗表达了对学术正统的维护,以及对真理坚守者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对社会风气的反思。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洁有力,富有哲理。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张侯窘炊玉,僦屋得空垆。
但见索酒郎,不见酒家胡。
虽肥如瓠壶,胸中殊不粗。
何用知如此,文彩似于菟。
吾友陈师道,抱独门扫轨。
晁张作荐书,射雉用一矢。
吾闻举逸民,故得天下喜。
两公阵堂堂,此士可摩垒。
荆公六艺学,妙处端不朽。
诸生用其短,颇复凿户牖。
譬如学捧心,初不悟己丑。
玉石恐俱焚,公为区别不。
北寺锁斋房,尘钥时一启。
晁张跫然来,连璧照书几。
庭柏郁葱葱,红榴罅多子。
时蒙吐佳句,幽处万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