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潇湘峡

大山小山青接尾,水落前滩石齿齿。

渔歌何处三两声,声在潇湘水云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山水画卷。首句“大山小山青接尾”,以“大山”与“小山”对比,展现了山峦连绵不绝的景象,而“青接尾”则生动地描绘了山色的深邃与连贯。接着,“水落前滩石齿齿”一句,通过“水落”和“石齿齿”的细节描写,勾勒出水流退去后露出的岩石景象,给人一种清冷而坚定的感觉。

“渔歌何处三两声,声在潇湘水云里。”这两句诗将画面推向高潮。远处传来零星的渔歌唱和,它们仿佛是自然界的音符,悠扬地飘荡在潇湘水云之间。这种声音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与自然之音的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诗人秦铨以简练的语言,成功捕捉了自然界的韵律与情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山水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生命的宁静。

收录诗词(5)

秦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夏感怀

深院日初永,隔窗莺语微。

树凉溪雨过,风暖柳绵飞。

放浪寻幽去,轻和趁咏归。

乐天安土外,身世任相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怡泉

山人住山久,偏爱石泉幽。

截竹通殊派,穿池引细流。

深源常混混,吾道共悠悠。

自得临观趣,何须羡五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小楼对雨拨闷

幽意忽不惬,萧条生远愁。

闲听竹林雨,恍对潇湘秋。

白日不可暮,苍波无尽流。

凭栏一长啸,吾道付沧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过罨画溪

钓鱼台畔草萧萧,十里青山映画桥。

新水满溪浓似酒,轻云笼树薄于绡。

林间鸡犬离尘俗,洞里烟霞隔市朝。

欲唤希夷同讲易,天边黄鹤杳难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