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浪飐桃花风滚絮。春色可能留得住。

四眸相顾两埋冤,金齿路。金马路。

总是销魂离别处。红雀蜻蜓难共树。

紫燕伯劳相背去。一番新恨又从头,他也误。

我也误。孤馆乱山愁日暮。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天仙子》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的画面。"浪飐桃花风滚絮"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春风中桃花纷飞、柳絮飘荡的场景,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春色可能留得住"进一步表达了对留住美好时光的无奈,反映出词人对离别的深深感慨。

"四眸相顾两埋冤"描绘了离别时的深情凝视,蕴含着无尽的遗憾和哀怨。"金齿路。金马路"是离别路途的象征,暗示着分别后的漫长与艰辛,同时也是情感消磨的地方。

"总是销魂离别处"直接点明了离别之痛,"销魂"一词强烈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苦。接下来的"红雀蜻蜓难共树。紫燕伯劳相背去"通过自然景象寓言,写出了离别后各自东西、难以相聚的境况。

最后两句"一番新恨又从头,他也误。我也误"揭示了双方都深陷离别的痛苦,彼此误会,增添了更深一层的哀愁。"孤馆乱山愁日暮"以傍晚时分的孤寂馆舍和远处乱山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日暮西山、愁绪满怀的氛围,将离别的悲伤推向高潮。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离别的愁绪,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大理普宁寺中秋

花宫露下秋如水。月明千里人千里。莫上最高楼。

天际添别愁。一时今夕会。且共尊前醉。

踪迹似飘蓬。明年何处逢。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浣溪沙

何处春娇晚晕多。分梢新月浅檀蛾。

千金一斛带青螺。

情泪乱抛红瑟瑟,梦云深锁碧蛾蛾。

细腰肠断掌中歌。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玉蝴蝶.梁生镇园亭有兰名玉瑚蝶,即席赋一首

蝴蝶不随春去,玉英瑶蕊,犹自娟娟。

潇洒水边林下,洗净朱铅。

嫦娥来、梁园月下,青女降、楚畹霜前。

更山阴、婆娑一老,觞咏群贤。当年。

紫茎绿叶,纫华杂佩,故事陈篇。

何似今宵,长歌石磴泻红泉。

醉归去、香携满袖,似相逢、解佩江仙。

散尘缘、猗猗一曲,琼轸冰弦。

形式: 押[先]韵

沁园春.自寿兼谢钝庵

初度今年,遥集句东,丹壶洞天。

记京国俊游,筑金台上,乡亭旧话,濯锦城边。

两地萍蓬,十年烟月,欲往从之如绊然。

今何夕,又满堂花醉,重对华筵。新杨窈窕春妍。

正绿萼、梅花开最先。

况凤侣潘杨,兆呈琼齿,龙媒秦晋,应在冰泉。

画里萧郎,瓮中毕叟,绛帐风流群桂仙。

上云乐,倾壶箫管,白发重玄。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