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岑徵所作的《哭大金吾张璩子》(其二),通过哀悼逝去的友人,表达了深沉的悲痛与怀念之情。
首联“黄云漠漠暗罗浮,垂老空馀舐犊牛”,描绘了一幅苍茫凄凉的画面:黄云笼罩,天色昏暗,仿佛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诗人以“舐犊牛”这一细节,形象地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眷恋和不舍,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哀伤的氛围。
颔联“宝剑陆离难在佩,蕙兰萎绝不禁秋”,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逝者的才华比作“宝剑陆离”,却难以佩戴;将逝者的美德比作“蕙兰”,却在秋风中凋零。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逝者才华和美德的赞美,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
颈联“悲凉薤露成新曲,曾否泉台遇故侯”,借用了薤露之歌的传统意象,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诗人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另一个世界,逝者是否能再次遇到故友?这一问,既是对逝者命运的关切,也是对生死轮回的思考。
尾联“寂寞王孙犹旅食,客途从此断西州”,将主题进一步深化。诗人以“王孙”自比,表达了自己如同流落异乡的贵族后裔,孤独而寂寞。同时,“客途从此断西州”一句,既是对逝者生前足迹的追忆,也是对未来旅程的感慨,暗示了人生旅途的终结和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象征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