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撰联

与其私千万卷在己,或不守之子孙;

孰若公一二册于人,能永传诸奕祀。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言深刻揭示了藏书与分享之间的价值抉择。在个人与家族之间,诗人选择了更为宽广的视角,将知识的传承视为一种超越个体与血缘的责任。通过“私千万卷在己”,诗人描绘了一种个人独享知识的场景,但随之而来的是知识可能被遗忘或遗失的风险,以及对子孙后代可能产生的局限性影响。而“公一二册于人”则展现了另一种可能性,即通过分享知识给他人,不仅能够确保知识的永续流传,还能跨越世代,影响更多的人。

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播和共享的重视,以及对于社会整体福祉的考量。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诗人倾向于后者,认为知识的广泛传播和长期保存比个人的独占更为重要。这种思想不仅反映了对知识价值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对后世子孙乃至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关怀。通过这样的选择,诗人倡导了一种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鼓励人们在拥有知识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将其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以实现知识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收录诗词(3)

鲍廷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通介叟,祖籍安徽歙县长塘,故世称“长塘鲍氏”,随父鲍思诩居杭州。藏书极富。乾隆三十八年,《四库》馆开,进家藏善本六百余种,大半为宋元旧籍,为天下献书之冠。又校刻《知不足斋丛书》。勤学耽吟,不求仕进。有《花韵轩咏物诗存》

  • 字:以文
  • 号:渌饮
  • 籍贯:嘉庆八年钦赐举
  • 生卒年:1728—1814

相关古诗词

挽彭玉麟联

四海震隆名,仰儒生创业非常,万方金革全消,谁知衡岳云归,依然本色;

十年叨戚谊,与先考交成莫逆,一旦玉楼俱赴,从此石钟浪激,并带悲声。

形式: 对联

挽彭玉麟联

官可辞,禄可辞,艰险独不辞,故能寰海肃清,幸得寿终非夙志;

是烈士,是儒士,慈悲如大士,犹忆归途泣别,倍承关爱见多情。

形式: 对联

广州华林寺四大天王殿联

四部州,统领诸天大千世界;

八功水,普施众地不二法门。

形式: 对联

杏林庄厅联

王右丞辋川,诗中图画;葛仙翁丹灶,物外烟霞。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