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光远诗卷次韵二首(其一)泗州南山

跳波乱清淮,一叶寄真赏。

南山如高人,标格自矜爽。

胡尘暗楚甸,绝境堕渺漭。

空城草木春,户外履谁两。

怅望壶公龙,乘云自来往。

小诗若图画,彷佛见飞桨。

从今淮上山,不落梦中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孙觌所作,名为《读李光远诗卷次韵二首(其一)泗州南山》。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感慨与想象,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首句“跳波乱清淮,一叶寄真赏”,以动态的水波和静谧的淮河形成对比,一叶扁舟承载着诗人的真挚情感,隐喻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寄托。接下来,“南山如高人,标格自矜爽”将南山比作高洁之人,强调其独特的风骨与气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南山的敬仰之情。

“胡尘暗楚甸,绝境堕渺漭”两句,通过描绘战乱中的荒凉景象,反衬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空城草木春,户外履谁两”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空荡的城市中,春天的草木依然生机勃勃,但无人共享这份美好,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怅望壶公龙,乘云自来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如同渴望与壶公龙一同遨游云间,寻找心灵的慰藉。“小诗若图画,彷佛见飞桨”则将诗歌比喻为一幅生动的画卷,仿佛可以看到诗人乘着小舟在水中划行,充满了诗意与想象。

最后,“从今淮上山,不落梦中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再局限于梦境之中,而是真正地融入其中,体验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收录诗词(724)

孙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 号:鸿庆居士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1081~1169

相关古诗词

读李光远诗卷次韵二首(其二)扬州谷林堂

楚山多异材,翠竹满崖谷。

萧萧斤斧馀,斩伐同一束。

芜城带流水,万亩淇园绿。

遗苞駮云锦,老节抱金玉。

岁晚虎穴邻,舐掌方择肉。

此君亡恙否,应坐白眼俗。

形式: 古风

志新诵近诗次韵二首(其一)

客舍秋风我欲愁,世途如漆莽悠悠。

半生小利营锥末,此日危炊上剑头。

万里穷乡怜我老,一廛小隐待君谋。

惘然貌赤空相对,扇面令人手不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志新诵近诗次韵二首(其二)

野鹤昂昂祗自奇,水凫泛泛强随时。

问禅乞我安心法,住世分君大药资。

便欲乘桴从鲁叟,不须歌凤叹周衰。

超然独啸千峰上,一吷清风万窍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石䂬在宜黄县之南二十五里义泉寺寺旁有磴道高里许循山而西少北忽有石梁数十丈横绝两崖之间中空无柱高出云表神剜鬼刻不可名状真洞心骇目之观而僻在一隅游客无所为而至乃赋诗一篇以告喜游而不知者

何人手执造化关,投此虹蜺跨两间。

乌鹊填成天上路,鬼神鞭出海中山。

飘飘尻驾凌空举,侧身下瞰千峰雨。

河汉汹汹声西流,风雹相躔齐万弩。

始信通天有一门,便欲晞发扶桑根。

乘槎忽逢支机石,拄杖直到洗头盆。

赏俊誇雄两奇绝,邂逅一声如电掣。

冥冥沧海会扬尘,大字磨崖书岁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