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的是朱文公(朱熹)的官坑祖墓,诗人赵汸以元末明初的视角进行感慨。首句"攒簇千峰一嶂开"形象地展现了墓地周围的山势,犹如群峰环绕,气势非凡。"乾坤间气此胚胎"则寓言了朱熹的道德精神如同天地间的灵气孕育于此。
接下来的两句"百灵受职环真宅,五纬回光拱夜台",通过神话般的意象,赞美朱熹的智慧和德行如同众神守护他的陵寝,星辰也仿佛为之照耀。"鲁国共悲祠庙毁"表达了对朱熹在鲁地受到破坏的惋惜,以及对后人不再前来祭祀的忧虑。
最后,"闽关不见子孙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衰落,暗示了战乱导致的家族凋零。"干戈未息诸生老,独抱遗书咏七哀",诗人感叹战争未止,学者年迈,只能独自凭吊,吟咏哀歌,流露出对时局动荡和文化传承断裂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