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映雪斋

门前雪一尺,苦士未能眠。

永夜生虚白,穷年守太玄。

寒通窗外月,梦落同中天。

太乙如相过,青藜不用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苦士在映雪斋中的生活情景,以雪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邃的氛围。首句“门前雪一尺”简洁有力,将读者带入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暗示了环境的清寂与苦士内心的孤绝。接下来的“苦士未能眠”,直接点明了人物的状态,他因某种原因无法入眠,或许是在思考、在等待,或是内心充满忧虑。

“永夜生虚白,穷年守太玄”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苦士的形象。永夜,即漫长的夜晚,与“虚白”形成对比,虚白象征着内心的空灵与静谧,同时也暗示了苦士在孤独中寻求精神的寄托。“穷年守太玄”,“太玄”多指深奥的道家哲学,苦士在一年又一年的时间里,坚守着对道的理解和追求,体现了其对精神世界的执着探索。

“寒通窗外月,梦落同中天”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寒气透过窗户,与窗外的明月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既寒冷又明亮的对比,仿佛苦士的心境也在这种对比中得到了某种平衡。而“梦落同中天”,则将梦境与天空相连,暗示了苦士在梦中也能达到与宇宙相通的境界,表达了他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太乙如相过,青藜不用然”两句,以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太乙和他所使用的青藜灯为喻,表达了苦士渴望得到高人指点,希望在精神上有所提升的愿望。这里的“相过”并非真的相遇,而是心灵上的共鸣与指引,而“青藜不用然”则意味着苦士无需外力,只需内心之光即可照亮前行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映雪斋内苦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困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精神世界的精神风貌,以及对超脱世俗、寻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魏塘夜泊

风帆如健马,一日过嘉兴。

水鸟时相唤,秋蚊尚可憎。

照人明月近,接地白河澄。

耿耿浑无寐,中宵对玉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过竹冈

迢递竹冈路,村墟烟火迟。

地从沧海尽,天入大荒垂。

网集知潮落,舟行觉岸驰。

平生贪胜槩,随处一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横港

南行入横港,茅屋带林丘。

落日犹斜照,寒潮忽倒流。

牛羊平野散,鹅鸭小溪浮。

喜见平生友,篱边一系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灵鹫十景(其一)莲花峰

乱云交霮䨴,孤石疏岧峣。

地识金仙隐,岩看玉女朝。

香炉贫秀色,太华并高标。

恐有峨眉雪,千秋尚未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