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轩

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

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春日斗锁碎,秋风撼琅玕。

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竹轩》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描绘了一幅竹林幽轩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高洁与雅致。

首句“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开篇即点明了竹子在古人眼中的独特魅力,它不仅形态优雅,更能在幽静的环境中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和清雅脱俗的声音,暗示了竹子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美好存在,更是精神世界的象征。

“春日斗锁碎,秋风撼琅玕”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竹林的不同风貌。春天,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秋天,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这两句通过对比春日的细腻与秋风的激荡,展现了竹林随季节变化的动态美。

最后,“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以渭川的竹林为例,表达了对竹林丰富与珍贵的赞叹。这里“千亩可悬冠”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竹林之广袤,同时也暗含了对竹子价值的高度肯定,无论是作为观赏还是实用之物,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及其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本身的美丽与高洁,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沈辽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幅竹林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竹林的静谧与生机。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鹂一声

阴阴三四木,官舍悄无邻。

何处黄鹂啭,来惊白发新。

浪随殊俗过,可负旧山春。

自笑亲香火,看经作钝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舟行

我舟莫行疾,我家日已远。

行迟终不到,不到何由返。

吴楚千万里,江山道回转。

白头多伤感,方寸不胜乱。

形式: 古风

道中

昔我离家时,月生正如钩。

行行载见月,已在天南头。

我身岂当然,吏议不可酬。

下手亦何愧,摇尾终无求。

默默就孤征,悽悽怀百忧。

吴山望不尽,已泛楚江流。

木落知岁寒,客子多悲愁。

一恸一斗血,安能望松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九龙洞

洞中石乳色如霜,欲煮刀圭未得方。

叹息此生来已晚,更将残命笑嵇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