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泚乱定后上皇帝

豺狼暴宫阙,拔涂凌丹墀。

花木久不芳,群凶亦自疑。

既为皇帝枯,亦为皇帝滋。

草木尚多感,报恩须及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凶残如豺狼的叛军侵入皇宫,肆意践踏着红色的台阶。
宫中的花木已久无芬芳,连叛军也内心开始惶恐不安。
它们既因帝王的衰败而枯萎,也期待着帝王的兴盛而再次繁茂。
就连草木都有深深的情感,报答恩情必须把握时机。

注释

豺狼:比喻残忍贪婪的叛军。
宫阙:皇宫,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
拔涂:意指肆意践踏。
丹墀:皇宫中红色的台阶,象征皇家的尊贵。
花木:指皇宫园林中的植物,喻指皇权的繁荣。
不芳:失去芳香,比喻失去生机与繁华。
群凶:指叛乱的军队或作乱者。
自疑:自我怀疑,这里指内心不安。
皇帝枯:比喻皇权衰败,国家陷入困境。
皇帝滋:指皇权复兴,国家重新繁荣。
草木尚多感:即使是花草树木也有丰富的情感,比喻万物皆有情。
报恩:回报恩惠,此处指对皇恩或国家的忠诚与回报。
及时:强调行动要迅速,不延误时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动荡的宫廷景象,反映了唐代政治动荡和社会危机的氛围。诗人通过豺狼冲击皇宫、花木失去芬芳等意象,展现了权力更迭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严峻局面,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界感应天道变化的一种担忧。

“豺狼暴宫阙,拔涂凌丹墀”这一句强烈地传达了朝廷失守、权力被野兽般的人物所侵袭的紧张氛围。"花木久不芳"则表明自然界也感应了这股动荡之气,失去了正常的生机。

“既为皇帝枯,亦为皇帝滋”一句中,“枯”与“滋”的对比,可能暗示着统治者在权力斗争中的两种状态,一方面是衰败无力,一方面是得势滋润。这里的“枯”和“滋”,都可理解为皇帝权力的不同表现。

最后,“草木尚多感,报恩须及时”则传递出一种急迫感,提醒统治者要在动荡之中保持恩惠,以维系人心,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关切。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宫廷危机的一种描绘,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隐喻。

收录诗词(1)

论惟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端正树

昔日偏沾雨露荣,德皇西幸赐嘉名。

马嵬此去无多地,合向杨妃冢上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戏为冥吏判

焦湖百里,一任作獭。

形式:

忆故人(其一)

别君彼此两平安,别后恓惶凡几般。

虽然更寄新书去,忆时捻取旧诗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忆故人(其二)

一更独坐泪成河,半夜想思愁转多。

左右不闻君语笑,以横只见唱戎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