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二)诗癖

人间诗癖胜钱癖,搜索肝脾过几春。

囊橐无嫌贫似旧,风骚有喜句多新。

但将苦意摩层宙,莫计终穷涉暮津。

试看一生铜臭者,羡他登第亦何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人间对诗歌的热爱超过对金钱的追求,搜寻内心深处的灵感度过多少个春天。
即使口袋空空如也,对诗歌的热情依旧如旧,新的佳句总能给风雅增添喜悦。
只应专心致志在诗的世界中探索,不必忧虑最终的困顿,只关注眼前的创作。
看看那些一生沉迷于财富的人,他们羡慕读书人频繁的科举及第又是多么少有。

注释

人间:人世间。
诗癖:对诗歌的极度爱好。
胜:超过。
钱癖:对金钱的痴迷。
搜索:寻找。
肝脾:内心的情感。
过:度过。
几春:多个春天。
囊橐:口袋,这里指创作的源泉。
嫌贫:不嫌弃贫穷。
风骚:文学才华。
句多新:新的佳句多。
苦意:创作的艰辛。
摩:探索。
层宙:广阔的宇宙,比喻诗的世界。
终穷:最终的困厄。
涉暮津:暮年困顿。
铜臭:金钱的气息。
羡:羡慕。
登第:科举及第。
何频:多么频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标题为《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二)诗癖》。诗中,诗人以“人间诗癖胜钱癖”开篇,表达了对诗歌热爱超过对金钱追求的态度,认为诗歌能够触动人的内心深处,超越物质财富的价值。接下来,“搜索肝脾过几春”描绘了诗人多年来潜心创作,不断挖掘内心情感的过程。

“囊橐无嫌贫似旧,风骚有喜句多新”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即使生活清贫,也乐在其中,因为新的佳句不断涌现,给诗人带来无尽的喜悦。诗人鼓励自己要继续深入探索宇宙的奥秘,“但将苦意摩层宙”,同时提醒自己不必过于忧虑生活的终点,“莫计终穷涉暮津”。

最后,诗人以讽刺的口吻,对比那些一生追求财富的人,“试看一生铜臭者”,他们虽然地位显赫,但与诗人相比,对文学的热爱和成就显得更为频繁和可贵,“羡他登第亦何频”。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坚守和对精神追求的赞美。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八)赐酒

时颁光禄酒,花出汉宫墙。

湛露承天渥,流霞落羽觞。

近亲龙尾道,远袭雀头香。

溺殿人谁见,终知曼倩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五)晨起

月向西楼下,天光候日开。

残星明宝鉴,百舌响宫槐。

玉井传新汲,金炉换宿灰。

黄门驰有诏,唱第许卿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四)逾旬

重说已经旬,应怀独寝人。

通宵弹玉枕,白昼拂床尘。

几想迎雕辇,何当快倦身。

门前车马立,疑是角生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宫槐

汉家宫殿荫长槐,嫩色葱葱不染埃。

天仗龙旂穿影去,钩陈豹尾拂枝来。

青虫挂后蜂衔子,素月生时桂并栽。

我意方同杜工部,冷淘唯喜叶新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