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三首(其二十五)

前三三与后三三,不可承当不可参。

更问清凉多少众,月移松影落寒潭。

形式: 偈颂 押[覃]韵

翻译

前三三与后三三,无法承受也无法参透。
再询问有多少清凉的僧侣,月光移动,松影投落在寒冷的潭水中。

注释

前三三:指代不明的数量,可能暗示着某种神秘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后三三:同样指代不明的数量,可能与前三三有相似的含义。
承当:承受或承担。
参:参悟或理解。
清凉:形容心境或环境的宁静、凉爽。
众:众多。
月移:月亮移动。
松影:松树的影子。
寒潭:寒冷的水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观所作的《颂古三十三首》中的第二十五首。诗的内容简洁而富有禅意。前两句"前三三与后三三,不可承当不可参",通过数字"三三"的反复,暗示了某种超越常规的禅悟境界,强调事物的复杂和微妙,暗示禅宗中关于"无相"、"不可说"的理念,即无法用言语或逻辑去把握和理解。

后两句"更问清凉多少众,月移松影落寒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清凉"象征心境的宁静与超脱,"多少众"则可能暗指修行者众多,但真正能领悟清凉之境的并不多。"月移松影落寒潭"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画面,月光穿过松林,投下斑驳的影子在寒冷的潭水中,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内心禅定状态的写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和意象,引导读者体悟到禅修中超越世俗、寂静深远的境地,体现了禅宗注重直观体验和内在领悟的特点。

收录诗词(151)

释师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十三首(其十七)

大唐国里无禅师,独弄单提见也无。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颂古三十三首(其十四)

未审魂灵往那方,无栖泊处露堂堂。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三十三首(其十三)

突出难辨辨得出,师子翻身师子窟。

哮吼一声天地空,惊起须弥高突兀。

形式: 偈颂 押[月]韵

颂古三十三首(其十一)

分明与么无无无,释迦弥勒是他奴。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形式: 偈颂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