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永乐废寺

空山寺已废,寂莫枉登临。

古殿馀茅屋,残僧倚暮林。

溪桥自流水,云树伴孤岑。

兴废乾坤事,因兹感慨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一座废弃寺庙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首句“空山寺已废”,点明了寺庙的荒废状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寂莫枉登临”一句,表达了诗人独自来访时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同时也暗示了寺庙昔日的繁华不再。

“古殿馀茅屋,残僧倚暮林”两句,通过对比古殿与茅屋、活生生的僧人与周围的暮色,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古殿的破败与茅屋的简陋形成鲜明对比,而“残僧倚暮林”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老僧在黄昏中依靠着树林的形象,既孤独又坚韧。

“溪桥自流水,云树伴孤岑”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溪水在桥下静静流淌,云雾缭绕的树木与远处的山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的“自”和“伴”字,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兴废乾坤事,因兹感慨深”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世间兴衰无常的感慨。这里的“兴废乾坤事”概括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迁,而“因兹感慨深”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废弃寺庙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92)

屠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月五日过馀干阻风野泊

风逆江头坐,维舟野竹边。

荒村无物色,落日少人烟。

尽室忧途夜,疏灯照客眠。

一钩新月白,光景为谁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小溪驿南行野泊

蔓草清溪岸,斜阳独系舟。

苍烟数家晚,锦树一江秋。

凫鸭沙相并,松篁涧自幽。

乡村有官法,鼓柝夜无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大庾山口晚兴

高山屏西日,未晚溪欲昏。

百丈援滩势,丛篙避石根。

火明依岸宿,人静听沙喧。

家室天涯共,扁舟忆故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赴梧诸寅饯别阻风夜泊

别筵才十里,潮落海珠宫。

欲挽无高岸,相持有逆风。

苍茫孤夜泊,想念一樽同。

新问交州道,山川五岭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