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名为《同乡杨晴帆通守见贻问鹂诗钞,奉呈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首句“听鼓同官滞五羊”,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广州共事的情景,通过“听鼓”这一细节,展现了日常工作的节奏与氛围。“岿然一叟鲁灵光”则以“鲁灵光”比喻友人,形象地刻画出他稳重、坚韧的形象,如同不倒的灯塔,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接下来,“人经磨折多奇寿,诗信推敲有别肠”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经历生活磨难后仍能保持乐观态度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诗歌创作需要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过程,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艰辛与独特性。
“镂刻定寻安邑枣,披吟合试海南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诗歌创作比作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寻找珍贵的材料(安邑枣),同时在阅读时仿佛能闻到海南的香气,暗示诗歌具有深远的意境和独特的韵味。
最后,“使君清白囊如洗,料理新诗入宦囊”两句,以“使君”自指,表达了自己清廉正直的品质,以及对新诗作品的珍视,将其视为宝贵的财富,准备将其融入自己的仕途生涯中,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与职业的双重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以及个人品格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