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亭诗

桥下幽亭近水寒,倩谁○字在楣端。

市廛得此尤堪隐,老者于今只自安。

饭后徐行扶竹杖,倦来稳坐倚蒲团。

眼明能展钟王帖,绝胜前人映雪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安老亭诗》。诗人通过描绘桥下幽静的亭子临近清冷的水面,引发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询问谁能在此处题字,暗示了此处环境的宁静与文化气息。他认为这样的市井之地拥有隐逸的适宜性,对于年迈之人来说,能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安宁。

诗中描述了老者饭后悠闲地拄着竹杖散步,疲倦时则倚着蒲团休息,生活节奏悠然自得。诗人强调,即使在眼前展开珍贵的钟王书法(指古代著名书法家钟繇和王羲之的墨宝),也比不上在此亭中欣赏,享受那份宁静与闲适,更胜过古人映雪读书的苦读场景。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文化的珍视,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满足与淡泊。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题王晋卿画

两峰苍苍暗石壁,中有百道飞来泉。

人间何处有此景,便欲往买二顷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句:诗二句

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扬州。

形式: 押[尤]韵

句:联

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形式: 押[先]韵

句:上联一句其一

二疏辞汉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