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津涛行复滞,峡嶂路还缘。
石壁凌江阁,风林隔浦船。
鹘盘崖树侧,㹠出浪花巅。
往迹无俦伴,春阴弥悄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鼐在东梁山僧舍附近所见的景象。"津涛行复滞"写出了江水波涛汹涌,船只行驶时时受阻的情景,显示出水势的湍急。"峡嶂路还缘"则暗示了山路曲折,峰峦叠嶂,行走之路蜿蜒而上。
"石壁凌江阁"描绘了山崖峭壁直插江面,江边的楼阁显得险峻壮观。"风林隔浦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风吹过树林,使得对岸的船只显得遥远而稀疏。"鹘盘崖树侧"以鹘鸟在崖边树林中盘旋的姿态,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㹠出浪花巅"中的"㹠"可能是误字,原意可能是"豚",即海豚跃出浪花之巅,形象地描绘了江面的动态。"往迹无俦伴"表达了诗人独自游历的孤独,以及对过去的回忆。
最后两句"春阴弥悄然",点明了季节为春天,阴云笼罩,四周静谧无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东梁山僧舍周边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心境。
不详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盘磴上香台,双峰倚槛开。
江流天影尽,海气地阴来。
左右皆松响,萧条独客回。
他时君到此,空复忆裴褢。
已上嶕峣又佛台,正逢秋霁夕阳开。
地穷江海与天际,山自岷嶓夹水来。
南国中原同下頫,华林衰草几千回。
何当住此云霄上,长与星房日驭陪。
早应词科称玉堂,出临大邑见文章。
流传政牍吴歈里,得助诗才蒋阜旁。
官罢买田如好畤,身亡起冢在桐乡。
祇怜行乐平生地,门掩西州澹夕阳。
文集珍传一世閒,兼闻海外载舟还。
千篇少孺常随事,九百《虞初》更解颜。
灶下媪通情委曲,砚旁奴爱句斑斑。
浑天潭思胡为者,纵得侯芭亦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