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斋以南海朝天两集诗见惠因书卷末

笔端有口古来稀,妙悟奚烦用力追。

南纪山川题欲遍,中朝文物写无遗。

后山格律非穷苦,白傅风流造坦夷。

霜鬓未闻登翰苑,缓公高步或因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镃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书法和文学艺术的深厚造诣,以及他对于历史文物的敬仰之情。从“笔端有口古来稀”开始,诗人表达了对能够通过书写传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的赞赏,这种能力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接着,“妙悟奚烦用力追”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深邃智慧和复杂情感的追求,他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这些难以捉摸的情感。

“南纪山川题欲遍,中朝文物写无遗”两句,描绘了诗人广泛游历并对所见到的山川景致与历史文物进行记录的愿望。这里的“南纪”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些地区,而“中朝”则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称呼。这两句表明诗人不仅想探索自然之美,也希望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遗产通过文字传承下来。

“后山格律非穷苦,白傅风流造坦夷”中的“后山”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但在这里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赞扬了一种不受拘束、自如自然的文学风格,这种风格源远流长,如同白傅(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一样平和宽广。

最后两句“霜鬓未闻登翰苑,缓公高步或因诗”中,“霜鬓”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作者的年迈,而“翰苑”则是文学殿堂之意。诗人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希望能够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留下不朽的作品。“缓公高步或因诗”中的“缓公”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而“高步”则意味着高尚的品格和境界。整句话表达了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追求精神上的超越和永恒。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传承之心。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诚斋再韵见遗走笔复和并邀尤检正京右司观花

要趁清霜未染林,小山同赏桂丛深。

巳?醉后缠头锦,莫待风前布地金。

兰桨溯流歌客棹,麝材匀捣付香砧。

戈挥就借如椽笔,不信湖边日易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述兴

履声几月到园稀,雪后烟香特地宜。

巳见新晴巢喜鹊,更添垂柳客黄鹂。

人来有话亦大好,酒不酬春奚以为。

今日正晴休怕冷,笑中天地角巾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雨中忆昙少云奉寄

天意今年不惜凉,雨声秋后恣淋浪。

单衣巳觉生絺薄,细字初便短烛光。

画饼功名孤塞路,守株身世老江乡。

吾侪政要无人识,黄叶深林气味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雨中约梅再赋

寄语堂前万玉枝,未须开尽等人归。

行云佩杂衣从湿,溅水裙轻步自微。

关塞垂杨横槊赋,禁津芳草掞毫挥。

为君岂复仍关念,看到清阴碧实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