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丈昭武残集后

读尽梅边稿,无如生祭文。

豪芒要足重,流落又何云。

缱绻鲛人泪,萧寥鳀壑云。

苦心有群从,聊以慰殷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对李丈昭武残集的感慨与评价。全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李丈昭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对其才华的敬仰。

首联“读尽梅边稿,无如生祭文”,诗人感叹自己已读遍李丈昭武的诗作,却无法找到能与其生前作品相媲美的祭文,表达了对李丈昭武作品的珍视和对其去世的哀悼之情。

颔联“豪芒要足重,流落又何云”,诗人认为李丈昭武的才华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其命运多舛,四处漂泊,这样的遭遇令人叹息不已。这里既是对李丈昭武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一种隐喻。

颈联“缱绻鲛人泪,萧寥鳀壑云”,诗人以鲛人之泪和鳀壑之云来比喻李丈昭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形象地描绘了作品的深情和高远,同时也暗示了李丈昭武作品所承载的孤独与寂寞。

尾联“苦心有群从,聊以慰殷殷”,诗人提到李丈昭武在创作时的用心良苦,并且还有亲人朋友的支持,以此来表达对李丈昭武的怀念和安慰。这一句既是对李丈昭武个人情感的关怀,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丈昭武作品的赞美和对其个人命运的同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情怀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中秋前一日得林评事荔堂朋鹤草堂集正气录二书狂喜从湖上戴月归得诗一首

晞发先生恸哭馀,白云源下殉其书。

应怜许剑荒亭路,谁人为我发此储。

所南先生闭枯函,尘蒙眢井亦已厌。

四百年来坟土出,又复令我疑信参。

诸公之作竟沈埋,长虹不克振死灰。

空令壮士中夜舞,独自苍茫赋大哀。

荔堂老子古人徒,曾向邓林追阳乌。

晚年日莫尚伏枥,裂竹如意碎唾壶。

我尝求之二十年,魂祈梦祝有无间。

故人出之持示我,寒芒五纬生苍烟。

喜而不寐急挑灯,明月耿耿窥疏棂。

骑龙被发倘临我,一曲楚些酹青冥。

形式: 古风

哭姚江邵徵士昂霄

三黄沦丧后,姚水久萧寥。

绝学不终替,夫君胡早凋。

古松馀历算,白眼骂文妖。

十载别离恨,芳魂何处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秋日之浮石周氏访立之韫公殷靖诸先生遗文多散佚者其残断萹帙后人又閟之不肯画出即赋乂律四首晓之(其一)

志士雄文重两朝,眷怀旧德我心劳。

莺湖遗献光前史,彭泽哀音祖屈骚。

奕叶未消埋井铁,熙时不讳背阳桃。

故家尚有贤孙子,莫使青箱缄固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秋日之浮石周氏访立之韫公殷靖诸先生遗文多散佚者其残断萹帙后人又閟之不肯画出即赋乂律四首晓之(其二)

三和尚暨两监军,故国遗民最佚群。

并有清吟成变徵,祗愁閟箧泯前闻。

百年星火归乔木,一卷霜声彻暮云。

笑我痴心长缱绻,挑灯絮索不嫌频。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