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哀愁。首联“去年已赋伤春曲,曾与潘郎歌断续”,通过回忆去年的伤春之作,以及与友人潘郎的歌声断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细雨梨花烂熳愁,东风杨柳凄迷绿”两句,运用了典型的春天意象——细雨中的梨花和被东风吹拂的杨柳,渲染出春日特有的愁绪,梨花的烂漫与杨柳的凄迷形成对比,更添了几分感伤。
“今年又赋伤春诗,烧灯华屋雨丝丝”则将时间线推进到今年,诗人再次面对春天,写下伤春之诗,而此时却在华美的屋内,窗外细雨如丝,这种情境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最后,“天公岁岁能作恶,偏在春光最好时”一句,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指责上天在最好的春光时刻制造苦难,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