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锁山十咏(其十)天坛

空山遗天坛,之人在天阙。

风雷长为护,草树不敢茁。

何当追遐踪,一笑俯明月。

形式: 古风

翻译

寂静的山峦留下天坛的遗迹,那里的人似乎在天宫之上。
风雨始终守护着这片静地,草木都不敢随意生长。
何时能追寻那遥远的足迹,月下欢笑共赏美景。

注释

空山:荒芜的山。
遗:遗留。
天坛: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
之:的。
人:人影。
在:在。
天阙:天宫,代指仙境。
风雷:风雨。
长:长久地。
为:为了。
护:保护。
草树:草木。
不敢:不敢轻易。
茁:生长。
何当:何时能够。
追:追寻。
遐踪:远方的踪迹。
一笑:欢笑一次。
俯:俯瞰。
明月:明亮的月亮。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座空旷的山中遗留着古老天坛的情景,给人以超脱尘世之感。"空山遗天坛"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神秘的空间,其中"遗"字透露出一丝寂寞与历史的沧桑。"之人在天阙"则让人想象到古代祭祀时的人们,或许是皇帝,站在天坛之上与天地交流,这里"阙"字生动形象,彰显了当时的宏伟与庄严。

接下来的"风雷长为护,草树不敢茁"进一步渲染了这座山的神圣不可侵犯。自然界的力量——风和雷,就像是守护着这片古老而神秘之地,即使是微小的草木也不敢随意生长,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肃穆与敬畏。

最后,"何当追遐踪,一笑俯明月"则显得更加深远与哲思。诗人似乎在询问何时能追寻古人的足迹,而那一笑之中,不仅有对往昔的缅怀,还有对现世的超然,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被超越,唯留下那清澈如洗的明月。这里"俯"字用得极妙,既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也映衬出那轮明月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和精神的追求。

收录诗词(12)

邓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锁山十咏(其五)仙人隐迹

至人犹神龙,变化不可测。

隆然七尺躯,印此一片石。

我行半江海,空飞杳无迹。

形式: 古风

九锁山十咏(其三)龙洞

老龙山中居,出山作霖雨。

风云几聚散,田野正辛苦。

神仙地位高,使尔司下土。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九锁山十咏(其八)来贤岩

石岩千尺高,曾见坡仙来。

坡仙化黄土,岩石空苍苔。

县知今人游,复令后人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九锁山十咏(其二)栖真洞

何年采真游,遗此栖遁迹。

流泉金石奏,伏鼠霜雪色。

浮世几兴亡,残棋耿苔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