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居感名节,三四见星虚。
漫漫中夜心,良人自远徂。
昔忧见面难,不谓无简书。
感叹嗟何及,吞声涕涟如。
明月云无私,不为照区区。
会合一何欢,隔离一何冤。
耿耿离合情,万里同月圆。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中秋感兴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独居时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感慨。首句“孤居感名节”揭示了诗人在孤独中坚守节操的心情,接着“三四见星虚”描绘了深夜仰望星空,倍感寂寥与思念。诗人感叹昔日担心难以相见,如今却连书信也难得,表达了深深的遗憾。
“吞声涕涟如”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无声的哭泣更显哀伤。诗人将明月比作无私的象征,却无法照亮自己孤独的心境,暗示了距离带来的隔阂。“会合一何欢,隔离一何冤”直接表达了重逢的喜悦与分离的痛苦交织的情感。最后,“耿耿离合情,万里同月圆”以月圆寓意对团圆的期盼,尽管相隔万里,但情感相通,如同共赏同一轮明月,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深沉的意境。
不详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南溪春何如,泱泱映涟漪。
涟漪绿何如,白鸥来染衣。
南溪夏何如,漾漾浩瀰漫。
瀰漫深何如,满意看浴云。
南溪秋何如,澄澄澹清幽。
清幽皎何如,可鉴鱼虾游。
南溪冬何如,涓涓细清浅。
清浅静何如,寻源观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