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俗

粤俗嗜海物,鳞介无一遗。

虾蠃味已厚,况乃蟹与蜞。

潮来浦屿涨,遮捕张藩篱。

潮去沙满滩,拾掇盈篱箕。

杀烹数莫记,琐碎臭且奇。

苟务贪咀嚼,宁识暴殄悲。

蛟蜃吐云气,腹以人为饴。

呀口日肥大,洪波谁敢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广东人特别喜好海鲜,海里的生物没有不吃的。
虾和蟛蜞的味道已经鲜美,更何况是螃蟹呢。
潮水上涨时,海边的岛屿都会被淹没,人们就用渔网捕鱼。
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留下许多海鲜,人们满满一篮子捡拾。
烹煮的海鲜数量众多,难以计数,味道复杂而奇特。
如果只顾贪图享受,哪里还会理解浪费食物的悲哀。
蛟龙和蜃吐出云雾般的气息,把人当作美食。
他们的嘴巴一天天因吃得多而变得巨大,面对汹涌的波涛,又有谁还敢去冒险呢?

注释

嗜:特别喜好。
鳞介:指鱼类和甲壳类动物。
涨:上涨。
藩篱:渔网。
拾掇:捡拾。
暴殄:任意糟蹋。
蛟蜃:古代传说中的龙和蜃。
呀口:张大的嘴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广东地区的饮食习俗,对海鲜的热爱达到了极致。诗人提到当地人对各种海洋生物几乎无所不食,从味道鲜美的虾螺到更有特色的蟹和蟛蜞。潮汐涨落之间,人们忙碌地捕捞,潮退后沙滩上满是收获,这些海鲜被大量宰杀烹饪,尽管数量众多,但人们似乎只顾满足口腹之欲,忽视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资源的珍惜。

诗中以“蛟蜃吐云气,腹以人为饴”形象地比喻人们对海鲜的贪婪,仿佛海鲜是他们的食物来源,而人类的欲望如同蛟龙蜃怪般越来越大。最后两句“呀口日肥大,洪波谁敢窥”,寓言般地警告过度捕捞可能会带来的后果——海洋生态的破坏,连大海的浩渺也可能因人类的贪婪而不再让人敢于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粤俗嗜海物为切入点,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收录诗词(16)

谢景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倒著衣裳迎户外,尽呼儿女拜灯前。

形式: 押[先]韵

句(其二)

峰巅见沧海,日出常先最。

形式: 押[泰]韵

若耶溪

若耶溪出若耶山,浪影溶溶入醉颜。

仙客曾因一箭赠,樵风长到五云关。

数峰蘸碧轻清外,双舸浮春上下閒。

料得当年乘兴子,为贪烟水宿前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程给事知越州

青琐初辞佩守符,过家衣锦耀乡闾。

丹心忽厌承明直,白首犹刊丽正书。

满目湖山真吏隐,半空楼阁信仙居。

若耶老叟嗟来暮,应向江头待隼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