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阳竹枝词(其二)

千家茅屋映朝晖,二月人多著暖衣。

武馆街前锣鼓闹,冈山昨日进香归。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台湾地区的一幅生动生活画卷。首句“千家茅屋映朝晖”,以“千家”形容茅屋之多,展现出乡村的繁荣景象,而“朝晖”则赋予画面以温暖和生机,仿佛晨光初照,万物复苏。接着,“二月人多著暖衣”,点明时间是二月,人们穿着暖和的衣服,既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着农事活动即将开始,人们忙碌而充实的生活状态。

“武馆街前锣鼓闹”,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场景,武馆街前的锣鼓声此起彼伏,可能是武术表演或是庆典活动,这样的场面充满了活力与欢愉,展现了地方文化的丰富多彩。最后,“冈山昨日进香归”,提到冈山昨日有人去进香归来,这不仅体现了宗教信仰在民间的普及,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台湾农村的生活风貌、节日习俗以及人们的精神世界,既有生活的烟火气,又不乏文化气息,是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

收录诗词(8)

蔡碧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

南岭海北春飙早,是处饧箫腊鼓。

红灿木棉,牡丹才放,又是梨花飘雨。春思良苦。

待■风信至,那时说与。只恐见时,相看脉脉更无语。

过尽韶华几许。叹被冷香销,倚楼何处。

敲柝玉钗,写残锦字,虚向梦中凝伫。朝朝暮暮。

算只有东风,知人心绪。便向东风,再寻梦中路。

形式:

月上海棠.极乐寺■海棠且落矣

人间但解看花好,奈■■、开落成朝暮。

受尽东风,只赢得、词人题句。

君休问,马上车前无数。明年知又春如故。

独惊心、今日更何处。素韵红情,极难忘、几回相遇。

谁曾共,日斜重觅归路。

形式:

百字令

无憀有恨,正荷花时候,春愁翻热。

约个酒人添个影,卷起湘帘望月。

雪藕丝长,拗莲心苦,此意吾能说。

隔窗鹦鹉,为说也自饶舌。

又是酒倦灯阑,绿茶初酽,越色瓮杯洁。

细数流年如一昨,独有心情凄绝。

春草秋花,神仙儿女,其事无完缺。

看侬铁笛,一声吹破云裂。

形式:

浪淘沙

一箭惜年芳。窗外斜阳。浅红栏槛月微黄。

莫问当时题句处,说也凄凉。缣粉坠秋香。

沾满琴廊。青虫依旧罥丝长。

不道回肠花落后,犹有回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