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阆中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逃难离乱的凄凉景象和心境。诗人以“前有毒蛇后猛虎”开篇,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恐惧和外界的危险,让人感到无处藏身。在“溪行尽日无村坞”的描写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逃亡过程中的孤独与无助。

接着,“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阴沉的气氛和即将到来的暴风雨,这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两句,则转向个人生活的困顿。诗人因家中女性(可能是母亲或妻子)的病痛而焦急,这种私人的忧虑与公众的危机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最后,“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渴望从灾难中解脱出来的心情。这里的“三月一得书”,可能是指收到家信的频率,显示出信息不畅和心灵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世中的悲凉情怀和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形式: 古风

可叹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

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

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

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

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

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

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

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时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侧否。

太守顷者领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

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塿。

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

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后。

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叹庭前甘菊花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形式: 古风

四松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

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

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

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侍偃盖张。

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望。

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