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鹧鸪天》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陛云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首句“一桁帘衣掩碧窗”,以帘衣轻掩碧窗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帘衣轻柔地遮挡着窗外的碧绿,仿佛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既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又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守护。
“年来芳草满池塘”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更迭巧妙结合,通过池塘中茂盛的芳草,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时光的流逝,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接下来,“题诗蕉叶痕应在,过枕梨云梦渐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题诗于蕉叶之上,是古人寄情于物的传统,象征着诗人曾经的激情与梦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梦境中的梨云渐渐被遗忘,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淡忘,也是对现实与理想的某种妥协与无奈。
“花寂寂,月苍苍”两句,以花的凋零和月色的苍茫,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意境。花的寂寂无声,月的苍苍无光,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衰败,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最后,“旧经行处耐思量,小楼连夜西风里,吹尽凭阑袖底香”四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回忆起曾经走过的路,那些美好的瞬间如同袖底残留的香气,虽已消散,却难以忘怀。在小楼的西风中,诗人独自徘徊,任凭思绪飘荡,试图在回忆中寻找慰藉。这一场景充满了深深的孤独感和对过往的深深眷恋。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