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玉笙谣

周郎学仙吹玉笙,玉笙吹得丹山七十二凤之和鸣。

曾侍瑶池阿母宴,座中调笑董双成。

谪向人间赤松洞,洞口桃花苦迎送。

南寻二女湘水头,十三哀弦不成弄。

西洞庭,东洞庭,相逢铁篴铜龙精。

从此吹春玉台上,丛霄不许谢玄卿。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周郎学习仙术吹奏玉笙的神话故事。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周郎的技艺高超,能引来丹山七十二凤共鸣,甚至在瑶池阿母的宴会上担任娱乐嘉宾,与仙女董双成调笑。他被贬至人间的赤松洞,桃花仿佛含情地迎接他的到来。他在湘水边寻找仙女,却因哀弦未终而不得圆满。接着,他在洞庭湖畔与神秘的铁篴铜龙相遇,暗示着更深层次的仙界交流。最后,他继续在玉台上吹奏,即使在高处也不忘谢绝凡尘的诱惑,表达了对仙道的执着追求。

整体上,这首诗融合了神话传说与个人情感,通过周郎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周急谣

江南凶,周最急。

汉家使者识经权,矫制开仓输玉粒。

君不见曩岁沟魂悔不及,至今冤作枯鱼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缉]韵

奉使歌美达尔玛氏也

皇帝五年秋,皇华遣使行九州。

皇明明见万里外,犹恐阴曀生蜉蝣。

奉使代天明,四目达九幽。

假天喜怒私恩雠,欺皇明,是非一逆海倒流。

其中荅理子,西边托周游。

西边有鸟其名曰休留,复有老狐九尾而九头,扇妖作怪呼匹俦。

朘我赤子血,上蔽十二旒。

力大泰山不可拔,答理子,一触泰山拆之如不周。

乌乎汉有张纲,卫有史鳅,元达尔玛,足追前猷。

太史笔,不贬褒,我作歌诗继春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奔月卮歌

神犀然光射方诸,海水拆裂双明珠。

大珠飞上玉兔臼,小珠亦奔银蟾蜍。

千年太阴鍊成魄,岂识妖蟆吞啖厄。

刳胎乃堕欢伯计,玉斧椎开桃扇核。

茅山外史海上来,拾得海月称奇哉。

按剑或为龙鬼夺,掷手自戏仙人杯。

雄雷雌电绕丹屋,顾兔清光吞在腹。

醒来不记墨淋漓,尘世随风散珠玉。

铁崖仙客气如虹,金桥银桥游月宫。

素娥饮以白玉醴,羽衣起舞千芙蓉。

居然月宫化鲛室,坐见月中清泪滴。

我方醉卧玉兔傍,但觅大魁酌天浆。

不用白兔长生药,不用千年不死方。

形式: 古风

妲己图

小白竿头血,新图入汉庭。

宫中双燕子,齐作牝鸡鸣。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