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寻春二首(其二)

深掩柴扃老却春,不知花烂已迷滨。

漫漫野草踏成路,泼泼江流空问津。

最是一年生事急,谩劳百舌巧声新。

坐馀忽地东风恶,举扇何人要避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荒野寺庙时所见的春日景象,充满了自然与时间流转的深刻寓意。

首联“深掩柴扃老却春,不知花烂已迷滨”以“深掩”的柴门和“老却”的春天为背景,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花儿虽烂漫,却已无人欣赏,仿佛被遗忘在角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颔联“漫漫野草踏成路,泼泼江流空问津”进一步描绘了荒凉的景象,野草长成了小径,江水奔腾却无人问津,象征着世间的繁华与寂寞并存,也暗含了对人情冷暖的反思。

颈联“最是一年生事急,谩劳百舌巧声新”转而抒发了对时间紧迫感的忧虑,即使是最平凡的一年,生活中的琐事也让人感到压力重重,而那些看似忙碌的“百舌”(比喻忙碌的人),其实是在徒劳地发出新声,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焦虑。

尾联“坐馀忽地东风恶,举扇何人要避尘”则以突然的恶劣天气为喻,暗示了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人措手不及。诗人坐在一旁,看着东风骤起,尘土飞扬,不禁思考,在这纷扰的世界中,又有谁能够真正避开生活的尘埃呢?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292)

夏良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坐亭有感与友清话二首(其一)

微暑侵凉晴半阴,养花天为主人深。

除教蔓草开三径,恨不松根长百寻。

东郭梵音鲸入壑,西山瀑布练飞岑。

坐中有客闲评史,几见丹心照古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坐亭有感与友清话二首(其二)

送归春事已阑珊,雨惹云衣万叠峦。

愧我无诗虚好景,多君有力障狂澜。

水心亭子论心会,虚白堂中袖手观。

击缶浩歌箕踞稳,自家风味欲无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祈雨有感柬宋郡守

谁为吾人购二天,马前万滴沃公田。

顿教赤土俱行潦,要使黄云足备饘。

一念果然回大造,五龙应不让先贤。

新亭拟入滁阳事,欲代苏公续一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晓行联句三首(其一)

并马郊行趁月凉,渠源十里路岐长。

岭横云际衣全湿,林抹烟笼影半光。

熠耀数星萤在草,丰穰几处稻登场。

太平可是真无象,何事茅檐稳睡厖。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