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上方

霸业销沈烟树浓,吴王台殿梵王宫。

屧廊人去土花碧,香径僧归秋叶红。

飓母射岩风动地,蛟精徙穴雾迷空。

明朝江郭重回首,寺在翠微苍霭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昔日的霸业消失在浓厚的烟树之中,吴王的宫殿与梵王的宫室混为一色。
石板长廊空无一人,只有青苔覆盖,显得碧绿;僧侣走过香气四溢的小径,秋叶已转红。
狂风如飓母般冲击山岩,震动大地;蛟龙精怪迁移洞穴,雾气弥漫天空。
明天再回首,只见江城郊外,那座寺庙隐没在翠绿的山峦和苍茫的雾霭之中。

注释

销沈:消失,衰败。
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形容景色朦胧。
屧廊:石板长廊。
飓母:比喻猛烈的风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灵岩寺的秋景图。开篇“霸业销沈烟树浓,吴王台殿梵王宫”两句,通过对历史沧桑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霸业”指的是过去的盛世,“销沈”则是历史的消逝。这里的“烟树浓”可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接下来的“吴王台殿梵王宫”,则是在提及古代遗留下的建筑,烘托出一番荒凉与废墟之感。

中间两句“屧廊人去土花碧,香径僧归秋叶红”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屧廊”指的是寺庙中的走廊,而“人去土花碧”则是说随着人们的离开,那些曾经被践踏过的小路上长出了绿色的野草。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寂静和荒凉,同时也表明了时间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而“香径僧归秋叶红”,则是在描绘僧侣们在秋天落叶的环境中归来,通过“香径”、“秋叶红”等字眼,营造出一幅生动且色彩鲜明的图画。

后两句“飓母射岩风动地,蛟精徙穴雾迷空。明朝江郭重回首,寺在翠微苍霭中”,则是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进一步描绘。“飓母射岩风动地”、“蛟精徙穴雾迷空”两句通过对山石、风和云雾的描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最后,“明朝江郭重回首,寺在翠微苍霭中”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晨光下的江景及远处寺庙所处之地的眷恋。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而且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收录诗词(266)

宋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 字:子虚
  • 籍贯:元平江路

相关古诗词

垂虹亭秋日遣兴

满袖玉皇香案烟,綵霓背上俯晴川。

红黄霜树珊瑚海,黑白云花玳瑁天。

玄圃空离楼十二,丹墀罢对字三千。

吟豪醉蘸吴江水,写与骑鲸李谪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建业閒居春思

杜曲芳菲早,江城店舍烟。

雨青榆荚地,风白柳花天。

愁结丁香上,酲馀禁酒前。

病多游冶少,春事亦留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金陵送倪水西之江陵

楚江江上暮云东,万里春波去意浓。

桃叶歌残秣陵酒,梨花梦断景阳钟。

沅湘水落琼瑶合,巴蜀山来锦绣重。

回雁峰前见归雁,相思何处再相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雨夜怀虚碧

共有烟霞疾,襟期江海分。

故人年老别,寒雨夜深闻。

地肺潜通岳,峨眉秀拂云。

何时负笈去,稽首五千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