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会稽东山

江路经由数十回,无因到此为潮催。

尝聆文靖曾游后,欲问蔷薇几度开。

今日掣身推案去,暂时秉烛入山来。

高僧不问谁家客,独计云轩自把怀。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在游览会稽东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江路经由数十回”,以“数十回”强调了诗人多次经过这条江路,但未曾有机会深入探索,表达了对这次游览的期待和兴奋。接着,“无因到此为潮催”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融合,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

“尝聆文靖曾游后,欲问蔷薇几度开。”这两句通过引用前人(文靖)的游历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足迹的追寻,以及对蔷薇花开花落的季节更替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今日掣身推案去,暂时秉烛入山来。”诗人以“今日”与“暂时”强调了这次游览的特殊性和短暂性,同时也透露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对当前生活的反思。“掣身推案”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决定离开日常事务,投身于自然之中的决绝姿态。

“高僧不问谁家客,独计云轩自把怀。”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高僧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与超脱的向往。高僧不问身份,独自在云雾缭绕的山中沉思,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让诗人深感敬仰,同时也引发了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题程烨程燧兄弟双桂书院

君家构屋积玉堆,两种天香手自栽。

清影一帘秋澹荡,任渠艳冶斗春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丰城荣光书院

一道荣光带碧山,天风吹雨渡云关。

树浮空翠迷村坞,泉落飞虹泻石湾。

赤岭豹栖朝气隐,剑潭龙起夜光寒。

咿唔何处经年韵,多在湖东乔木间。

形式: 七言律诗

隆冈书院四景诗(其一)

卜筑隆冈远市朝,个中风景总堪描。

溪云带雨来茅屋,涧水浮花出石桥。

绿遍莎汀牛腹饱,青归麦垄鸟声娇。

东邻西舍浑相似,半是渔人半是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隆冈书院四景诗(其二)

帘捲薰风半掩扉,五侯车马往来稀。

绿杨门巷莺莺语,青草池塘燕燕飞。

扫石围棋销白昼,解衣沽酒醉斜晖。

山园莫道多寥落,梅子初黄杏子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