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滑语联句

雨里下山蹋榆皮,莓苔石桥步难移。

芜荑酱醋吃煮葵,缝靴蜡线油涂锥。

急逢龙背须且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在雨中下山踏着榆树皮,莓苔覆盖的石桥让人步履艰难。
用芜荑做成的酱醋拌煮葵菜,缝补靴子时用蜡线和油涂抹锥子。
突然遇到龙背,暂且骑上去。

注释

雨里:在下雨的时候。
榆皮:榆树皮,可能指粗糙的路面。
莓苔:苔藓植物,使路面湿滑。
石桥:石头桥。
步难移:行走困难。
芜荑:一种草本植物,可食用或做调料。
酱醋:醋和酱。
煮葵:煮熟的葵菜。
缝靴:修补鞋子。
蜡线:用于缝纫的蜡制线。
油涂锥:用油涂抹锥子以增加润滑。
急逢:突然遇到。
龙背:比喻陡峭或崎岖的山路。
须且骑:需要立即骑上(可能是比喻快速通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野风光图,通过对雨中下山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顽强。"雨里下山蹋榆皮"一句,以"蹋"字形容脚踏在湿滑的榆树皮上,传达出行走的不易和环境的湿润。

接着"莓苔石桥步难移",通过对地面被莓苔覆盖、石桥也变得难以稳健行走的情景描绘,更突显了雨后的世界是如何湿滑而又充满生机。这里的"莓苔"指的是一种低矮草本植物,常见于潮湿环境,它们在雨后更显得茂盛。

第三句"芜荑酱醋吃煮葵",则转向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细节。"芜荑"是野菜的统称,而"酱醋"则是古代常见的调味品,"煮葵"可能指的是煮熟后的葵菜。这句表达了在恶劣天气中,人们仍旧要寻找食物以维持生计,体现出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紧接着的"缝靴蜡线油涂锥",则是对细节工作的描写。"缝靴"意味着人们在雨中修补鞋子以备不时之需,而"蜡线"和"油涂锥"则指的是制作工具或维护家具的情景。这一系列动作展现了生活中的勤劳与准备。

最后的"急逢龙背须且骑",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句子。"龙背"常用来比喻高山峻岭,而这里则可能隐喻着急迫的情境下必须迅速作出决策和行动,"骑"字则增加了一种勇敢无畏、乘风破浪的气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在恶劣天气中仍旧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人间世界。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幅动人心魄的山雨图。

收录诗词(33)

颜真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 字:清臣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09年-784年8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七言醉语联句

逢糟遇曲便酩酊,覆车坠马皆不醒。

倒著接㒿发垂领,狂心乱语无人并。

形式: 古风 押[迥]韵

七言嚵语联句

拈䭔舐指不知休,欲炙侍立涎交流。

过屠大嚼肯知羞,食店门外强淹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三言拟五杂组联句

五杂组,盘上菹。往复还,头懒梳。不得已,罾里鱼。

五杂组,郊外芜。往复还,枥上驹。不得已,谷中愚。

五杂组,绣与锦。往复还,兴又寝。不得已,病伏枕。

五杂组,酒与肉。往复还,东篱菊。不得已,醉便宿。

五杂组,阛阓间。往复还,门上关。不得已,鬓毛斑。

五杂组,绣纹线。往复还,春来燕。不得已,入征战。

形式: 古风

三言重拟五杂组联句

五杂组,四豪客。往复还,阡与陌。不得已,长沙谪。

五杂组,五辛盘。往复还,马上鞍。不得已,左降官。

五杂组,甘咸醋。往复还,乌与兔。不得已,韶光度。

五杂组,五色丝。往复还,回文诗。不得已,失喜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