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师范的《十七夜对月》描绘了诗人深夜赏月的独特体验。首句“岂意中天月”,表达了诗人意外地在中秋之夜欣赏到明亮的月亮,流露出惊喜之情。接着,“山从一更吐”写出了月光逐渐洒满山峦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推移和月色的渐次明亮。
“秋已半楼残”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凉意,以及月光洒在楼阁上,使得秋意更为浓厚。诗人观察到月光渐渐减弱,“渐觉清辉减”,透露出淡淡的哀愁。然而,他并未独自伤感,因为“谁怜瘦影寒”,这里的“瘦影”可能暗指诗人自己,表达了一种孤独但坚韧的情感。
最后两句“怀人心正切,不敢再凭栏”,诗人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但因情感过于强烈,以至于不敢再靠近栏杆,怕睹物思人,情绪难以自抑。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