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夜对月

岂意中天月,翻于此夜看。

山从一更吐,秋已半楼残。

渐觉清辉减,谁怜瘦影寒。

怀人心正切,不敢再凭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师范的《十七夜对月》描绘了诗人深夜赏月的独特体验。首句“岂意中天月”,表达了诗人意外地在中秋之夜欣赏到明亮的月亮,流露出惊喜之情。接着,“山从一更吐”写出了月光逐渐洒满山峦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推移和月色的渐次明亮。

“秋已半楼残”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凉意,以及月光洒在楼阁上,使得秋意更为浓厚。诗人观察到月光渐渐减弱,“渐觉清辉减”,透露出淡淡的哀愁。然而,他并未独自伤感,因为“谁怜瘦影寒”,这里的“瘦影”可能暗指诗人自己,表达了一种孤独但坚韧的情感。

最后两句“怀人心正切,不敢再凭栏”,诗人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但因情感过于强烈,以至于不敢再靠近栏杆,怕睹物思人,情绪难以自抑。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8)

师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铅山道中

风雨南屏道,崎岖石罅行。

人烟连浦树,水碓杂滩声。

山邃溪多曲,云低雨易成。

鹅湖何处是,凭吊远含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清风峡

一磴盘旋入翠微,晚来烟霭合雰霏。

四山风雨龙初出,百尺松杉鹳独飞。

幽谷稍闻樵唱发,中峰时见寺僧归。

药苗新长黄精盛,拟办长镵与短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岳麓寺

碧藓苍苔路几重,禅关终日白云封。

定中老衲须眉古,春尽深山草木浓。

百丈寒流朝洗钵,数声空翠晚鸣钟。

六朝风景虚岑寂,剩有岩前一树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抱黄洞

几度云峰策杖过,传闻遗蜕此山阿。

虚坛昼静鸣枞桧,古洞春深长薜萝。

千岁猿猱缘树上,一群麂鹿出山多。

丹池药鼎今陈迹,笙鹤飘飖竟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