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题得鹊山湖送维正李宪副之山东

齐门东,沙径平。云羃羃,湖冥冥。使君来,麦秋晚。

柳阴阴,画舟远。

瘦蒲疏荇逗遛香,南浦烟光接西堰。

堰北山,灵鸟聚,对面潺湲华不注。

山前绿稼隐茅茨,旧是齐侬钓游处。

横桡越水浒,飞踏青芙蓉。

华阳洞口跨白鹿,醉吹玉笛呼眠龙。

长镵野老逐李邕,锦袍仙人随赤松。

石壁土花秋靡靡,古踪悠悠镇如此。

要留洒翰洗蛙蝉,雨林夜黑啼山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诗人边贡以细腻的笔触,将鹊山湖的美景与人物活动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齐门东,沙径平”开篇即点出地点,营造出一片宁静平和的氛围。接着,“云羃羃,湖冥冥”通过云雾缭绕、湖面深邃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随后,“使君来,麦秋晚”则引入了人物活动,使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柳阴阴,画舟远”描绘了湖畔柳树成荫、画船悠远的景象,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接下来,“瘦蒲疏荇逗遛香,南浦烟光接西堰”通过描写细长的蒲草、稀疏的荇菜散发出的香气以及烟光与堰的连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自然之美。

“堰北山,灵鸟聚,对面潺湲华不注”描绘了山峦、灵鸟和水流的和谐共存,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山前绿稼隐茅茨,旧是齐侬钓游处”则通过绿油油的庄稼地和隐藏在其中的茅屋,勾勒出一幅古代农耕生活的场景,同时暗示了历史的痕迹。

“横桡越水浒,飞踏青芙蓉”展现了人物在水上的自由与轻盈,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华阳洞口跨白鹿,醉吹玉笛呼眠龙”则通过神话般的元素,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长镵野老逐李邕,锦袍仙人随赤松”描绘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既有对历史名人的追忆,也有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石壁土花秋靡靡,古踪悠悠镇如此”则通过秋天的石壁和土花,以及古老的遗迹,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永恒。

最后,“要留洒翰洗蛙蝉,雨林夜黑啼山鬼”表达了诗人希望用文字净化心灵,消除世间烦恼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知。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送盛医官归吴中

昔我游东吴,访君阊门郭,石井泉边晚开酌。

兴来同上春雨亭,醉里不知江月落。

扁舟一为别,几见薜萝春。

我绾曲台绶,君垂钓台纶。

震泽霜波愁外渺,虎丘云树梦中亲。

四年不得一书札,只问江头来往人。

昨朝觌面凤池曲,鹤骨棱棱犹在目。

料君应恐惊世人,角带乌巾强随俗。

世人久知吴下名,喧传卢扁今再生。

药丸到处衽席起,大门小户争扳迎。

东楼一夜乡心发,忽著荷衣向人别。

憎君归计何太忙,水上风烟触炎热。

玉芝瑶草满山家,住日应多来日赊。

愿留丹诀与知己,晚岁相寻凌紫霞。

形式: 古风

送陈邦瑞侍御巡按山东兼过山西省亲

缺蟾堕崦关树苍,长河白浅波云光。

殿中使者踏晓去,骄马远饯金绣香。

齐山青青晋山紫,两地彩躔看柱史。

王程下放昼游閒,准背刚风蓦千里。

山郊候人如羽立,狞色邮郎报函急。

屈轶枝明海岳寒,神羊影射狐狸泣。

曲台宦子离怨新,四岁簪袍羞后尘。

拜君东行勿草草,张桓已谢滂公老。

形式: 古风

送侯良弼之汤阴

虬须使君乘铁骢,邺南古道行秋风。

居人不解明府号,争看印章垂赭铜。

使君登座衙鼓发,簿吏趋蹡来走谒。

止是阳春一片心,谁教化作琴堂月。

月明照见冰丝影,流水声高闻四境。

却记中条罢讲时,山云夜覆檐花冷。

黄口小儿把刀笔,抹黑批丹誇法律。

岂知汉吏推明经,不在区区三尺刑。

形式: 古风

送同年少宰汪閒斋考绩北上

凤阙开晴霞,龙楼啼曙鸦。

春风上春月,吹满上林花。

上林花色明如绣,亚相考功新入奏。

遥从花外驻公车,更向花间听禁漏。

禁漏丁丁杂佩环,朱衣玉貌动宸颜。

铨司藻鉴悬秋水,宪府威名重泰山。

廊庙雍容需衮职,徵迎不用皇华敕。

元知北斗近三台,早见东人歌九罭。

都下旧游怀丙辰,回头二十九回春。

看花借问当时侣,白发重逢今几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