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夜潮》,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赵熙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芦叶在夜风中的摇曳,以及海潮的汹涌,展现了夜晚潮水的壮丽景象。"芦叶忽惊风"形象地刻画了风起时芦苇的动态,暗示着潮水的来临;"鱼龙撼梦中"则寓言般地表达了潮水的力量,仿佛鱼龙在梦境中也被其震撼。
"月球应吸地,海水欲浮空"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月光下潮水仿佛要将大地和天空相连的壮观画面。"终古浔阳断,遗民汐社穷"则转而抒发历史沧桑感,以浔阳(地名)的变迁和汐社(海边居民)的困顿,映射出时代的变迁和民生的艰难。
最后两句"军声同世路,并入伍胥雄"借用了伍子胥的典故,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忠臣,此处暗指世间的纷扰与潮水的激荡相似,都充满了力量和雄浑。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寄寓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