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四○)

佛子住此地,踏著依前不相似。

即是佛受用,切忌唤钟而作瓮。

经行及坐卧,常在于其中。

鹤有九皋难翥翼,马无千里谩追风。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生命本质和修行境界的深刻洞察。

首句“佛子住此地”,开篇点明主题,佛子即指修道者,他们居住在佛法的净土之中。接着,“踏著依前不相似”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即使是在同一片土地上行走,感受也大相径庭,暗示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变化。

“即是佛受用,切忌唤钟而作瓮”则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意义。这里的“佛受用”指的是佛的智慧和慈悲,而“唤钟而作瓮”则是警示修行者不要执着于形式,而应深入内在,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这句诗提醒人们,在修行过程中,不应仅仅追求外在的形式或仪式,而应专注于内心的体验和感悟。

接下来的“经行及坐卧,常在于其中”表明了修行的日常化,无论是在行动中还是静坐时,修行者都应保持对佛法的体悟和实践。这种生活化的修行方式,强调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鹤有九皋难翥翼,马无千里谩追风”最后两句,通过鹤与马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对修行的理解。鹤在九皋之地难以展翅高飞,象征着修行者在世俗束缚中难以自由自在;而马虽有千里之能,却在追逐风中徒劳无功,寓意着修行者不应盲目追求外在的目标,而应专注于内心的修行,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传达了禅宗修行的核心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法,超越形式,专注于内心的修行,最终实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四一)

天寒人寒,风动幡动。与么与么,大难大难。

一二三四五,放待冷来看。

形式: 偈颂

偈颂十八首(其一)

乘流而行,过径即止,犹是时人升降处。

只今脚后脚前,通汝活路。

形式: 偈颂

偈颂十八首(其二)

捻聚放开,放开捻聚。黄面瞿昙,无回避处。

形式: 偈颂

偈颂十八首(其三)

一缕烟盖天盖地,一滴水为雨为霖,谁见龙王宫殿深。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