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琛家宴归赋以赠之

我爱南湖客,清风两鬓丝。

久闻陶令趣,长与远公期。

醉倚花前石,行吟竹外池。

葛巾仍不着,日日挂东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南湖之畔的隐士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诗人以“我爱南湖客”开篇,直接表达了对这位隐士的喜爱之情,随后通过“清风两鬓丝”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勾勒出隐士的外在形象,更暗示了其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久闻陶令趣,长与远公期”两句,巧妙地将隐士与古代两位著名的隐逸之士——陶渊明和慧远相联系,既是对隐士生活态度的赞美,也是对其精神境界的肯定。陶令即陶渊明,以其田园诗著称,而远公则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高僧,与庐山结缘,倡导禅宗。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暗示了隐士与传统隐逸文化的共鸣。

接下来,“醉倚花前石,行吟竹外池”描绘了隐士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醉”字,不仅表现了饮酒之乐,更体现了其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倚”和“行吟”则生动地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以及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葛巾仍不着,日日挂东篱”进一步强调了隐士的简朴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葛巾是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此处象征着隐士的朴素与超脱,而“日日挂东篱”则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进一步强化了隐士与自然、与传统隐逸文化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湖隐士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亲近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隐逸文化的致敬与传承。

收录诗词(44)

郭廑(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真人宫

夕到真仙境,清斋过竹房。

梦回孤嶂月,寒入一襟霜。

夜色神鳌起,秋声瑞鹤翔。

披衣不重寐,缥缈识天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楚芳兄来韵

天上青云迥,湖边白屋贫。

不嫌栖此地,何幸接芳邻。

草阁频邀月,萝衣岂负春。

吾兄读书处,还有问奇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义屿黄甥

沙头孤鹤立,吾命一丝牵。

伏枕仍春夏,寻方废简编。

猗兰山谷月,老树渭阳天。

伯也如相问,频过话昔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晖上人独坐亭

石径通幽境,岩亭古木深。

禅扉生晚翠,罗幌挂秋阴。

止水空中性,孤云物外心。

澹然无一事,残月下东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