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的《哭潘孟与》组诗的第六首,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对故友潘孟与的深切怀念。
首联“宋代流泉今好在,井飘金粟古龙湫”以“宋代流泉”与“古龙湫”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古朴而宁静的画面,暗含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泉水潺潺,仿佛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而“金粟”与“古龙湫”的并置,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含着历史的沧桑感。
颔联“当年载酒俱陈迹,此际凭谁续胜游”转而抒发对往日友情的怀念。昔日与友人一同饮酒畅谈的场景已成过去,如今面对同样的风景,却无人能与自己共享这份乐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颈联“夜竹一痕深有露,渚莲数片不禁秋”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清氛围。夜竹上的一抹露水,象征着短暂而易逝的美好;而渚上的几片莲花,在秋风中显得格外脆弱,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凋零。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尾联“空留醉笔题岩石,无复羊何共唱酬”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归宿。虽然诗人曾以醉笔题写岩石,留下对故友的思念,但如今再无与友人共同吟诗唱和的机会。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潘孟与的深深怀念,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情的哀悼与怀念,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