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严复所作的《癸丑上巳梁任公褉集万生园,分韵流觞曲水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严复通过对历史时期(典午至永和)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批判,以及对王羲之(逸少)选择隐居山水的评价,表达了对个人怀抱理想与世俗现实冲突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典午逮永和,世事甚窳呰”暗指东晋时期的社会混乱,而“北伐亹方新,重敛资奸宄”则批评了当时的军事行动和加重赋税导致的贪污现象。接着,诗人提到王羲之在会稽的隐居生活,认为他的山水诗文寓含深意,情感复杂。
“今观所为序,用意极吊诡”指出王羲之的作品中蕴含着哀伤与超脱的矛盾情绪,“彭殇非一轨”进一步强调生死观念的不一致。诗人对于怀祖之情的理解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誓言和墓祭,而是有着更深远的思考。
“遗世方恝然,谓当以乐死”表达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而“恭惟天生才,贤圣众所恃”则是对杰出人才的赞美,认为他们应具备怀才不遇但仍能为国家尽力的品质。
最后,诗人以夷叔(伯夷叔齐)为例,表示真正的英雄并非仅追求个人声誉,而是像尊重尊位一样勇敢地履行职责。整首诗通过历史与个人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