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孚墨竹歌

君不见渭川之阴卧龙横千秋,貌取者谁文湖州。

十年笔意闭黄壤,只今妙手唯杨侯。

杨侯画竹尽真迹,功夺造化令人愁。

满堂回头看下笔,扰扰云烟乱晴日。

大丛纵横高入云,斜风落叶秋纷纷。

小丛攲倾病无力,傍水长根走苍石。

门前车马汗成川,何得阴风动高壁。

杨侯嘻笑辞未工,此意不与丹青同。

粉黛初数无一钱费,酒炙能使千家空。

袜材远寄动盈屋,我子画无由穷。

剡溪寒藤不难致,须君放手为双丛。

须君放手为双丛,与我俱隐南山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杨道孚墨竹歌》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杨道孚的墨竹画作,展现了其艺术的独特魅力。

诗中首先以“渭川之阴卧龙横千秋”开篇,将杨道孚的墨竹比作卧在渭川山阴的龙,形象地描绘出竹子的形态和气势,暗示其画作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和生命力。接着,诗人提到杨道孚的画作被文湖州(可能是指文人或收藏家)所欣赏,十年间作品深藏不露,直到现在才由杨侯(即杨道孚)展现于世,突出了其作品的珍贵和独特性。

诗中详细描述了杨道孚墨竹画的细节,如“大丛纵横高入云,斜风落叶秋纷纷”,表现了竹林的壮观景象和季节的变化;“小丛攲倾病无力,傍水长根走苍石”,则描绘了竹子的不同姿态和生长环境,展现了画家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细腻观察。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杨道孚画技的高度赞赏。

进一步,诗人描绘了画作展示时的情景,“满堂回头看下笔,扰扰云烟乱晴日”,形象地展示了观众对画作的惊叹和痴迷,以及画作本身所营造的氛围。同时,通过“门前车马汗成川,何得阴风动高壁”这一对比,强调了画作的影响力和对观者心灵的触动。

最后,诗人以“杨侯嘻笑辞未工,此意不与丹青同”收尾,指出杨道孚的画作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蕴含着独特的艺术理念和情感表达,超越了传统绘画的范畴。通过“粉黛初数无一钱费,酒炙能使千家空”这一夸张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画作的价值和影响力。同时,诗人还提到了杨道孚画作中的“袜材远寄动盈屋”,暗示了画作的珍贵和人们对它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杨道孚墨竹画的细致描绘和高度评价,不仅展现了画作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赞赏。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将一幅幅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仿佛能够亲身体验到画作的魅力。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谢无逸秦处度诸人皆许省试后见访冬夜有怀作此诗寄之

八年去东都,触事无一好。

沈绵淹岁时,忧虞满怀抱。

欲归故里闾,稀复旧耆老。

悠悠岁欲尽,忽忽身向老。

小堂佳有馀,所恨来不早。

饥虫语夜霜,疏星乱衰草。

支撑坏壁高,侧转寒木小。

诗书久弃置,词林迹如扫。

佳人何时来,路远音信少。

庭前冬开花,扶杖起千绕。

春风回马首,清尊待君倒。

先期留酒钱,仍须具梨枣。

形式: 古风

岁晚

野竹新开径,疏篱自著行。

暮寒收雨雪,落日散牛羊。

生事颜公拙,才名谢奕狂。

药囊无奈汝,春到莫相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晚步至江上

浦口生春绿未酣,南山初见碧崭岩。

风声入树翻归鸟,月影浮江倒客帆。

破甑不堪充酒券,短蓑真欲换朝衫。

往来泥雨城南路,可见轻鸥定不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访晁进道归

树阴残雪半成泥,尚想狂花一尺围。

小雨似酥黄草尽,澄江如练白鸥飞。

未辞酒炙为公费,政恐亲知见面稀。

南市津头行艓子,无人识我醉中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