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黄河沿岸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泛舟黄河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西风不成雨,吹入小单于”以西风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的画面,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动态变化。接着,“弃地常千里,神功有后图”两句,既展现了黄河沿岸的辽阔景象,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和未来规划的思考。
“水低斜岸出,天远片云无”描绘了黄河水面与岸边的对比,以及天空的广阔与云朵的稀疏,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宁静的氛围。最后,“碧眼谁家子,新开百道渠”则将视线转向了黄河沿岸的人文景观,通过“碧眼”这一形象,可能指代的是边疆地区或异族人物,与新开的百道渠相呼应,展现了边疆开发与文明交流的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边疆社会的描绘,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黄河沿岸的风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