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敬亭山寺

十年剑中路,传尽本师经。

晓月下黔峡,秋风归敬亭。

开门新树绿,登阁旧山青。

遥想论禅处,松阴水一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十年间在剑术修行的路上,传授完了师父的所有经文。
拂晓的月光下穿越黔峡,秋风吹拂中返回敬亭山。
打开门看见新栽的树木已绿,登上楼阁望见旧日山景依旧青翠。
遥想当初讨论禅理的地方,只有松树的阴影和一瓶清水。

注释

十年:时间跨度,形容长时间。
剑中路:比喻修行或追求武艺的道路。
本师经:指师父传授的所有知识或教义。
晓月:拂晓时的月亮。
黔峡:地名,泛指险峻的峡谷,这里可能特指某地。
秋风:秋季的风,常带有凉意,引申为季节变换。
敬亭:地名,可能指诗人回归的心灵寄托之处或具体的地点敬亭山。
开门:字面意思,也指开始新的生活或景象。
新树绿:新栽的树木已经长出了绿色的叶子,象征新生或变化。
登阁:登上楼阁,高处远望。
旧山青:旧日的山依然青翠,表示对过去风景的怀念。
遥想:远远地回想,怀旧。
论禅处:讨论禅宗或深奥哲理的地方。
松阴:松树下的阴影,营造出清幽的环境。
水一瓶:简单的一瓶水,象征简约和平静的生活态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谐而宁静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僧人的送别之情。"十年剑中路,传尽本师经"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僧人在佛法上的修行与精进,不仅时间长久,而且已经掌握了师父所传下的教诲。

接着的"晓月下黔峡,秋风归敬亭",则是送别之情的具体展现。黔峡和敬亭都是地名,诗人借助清晨的明月和秋天的微风,描绘了一幅僧人归寺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怀,也寓含了对僧人的惜别之情。

"开门新树绿,登阁旧山青"两句,更深化了这种和谐与宁静。新树的生长代表着生命力与希望,而旧山的苍翠则是岁月沉淀下的见证。这里的“开门”和“登阁”,既可以理解为僧人回到寺庙后的景象,也可以看作诗人心中对于自然与修行之地的一种向往。

最后,"遥想论禅处,松阴水一瓶"则是对远方的思念与宁静生活状态的表达。"论禅处"指的是僧人的修炼之所,而“松阴水一瓶”则是这种宁静氛围下的一个具体写照。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僧人修行环境的美好想象,也反映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之境的感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僧人的深切祝愿。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送薛秀才南游

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

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从此草玄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郡斋夜坐寄旧乡二侄

千官奉职衮龙垂,旅卧淮阳鬓日衰。

三月已乖棠树政,二年空负竹林期。

楼侵白浪风来远,城抱丹岩日到迟。

长欲挂帆君莫笑,越禽花晚梦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重伤杨攀处士二首(其一)

绿云多学术,黄发竟无成。

酒纵山中性,诗留海上名。

读书新树老,垂钓旧矶平。

今日悲前事,西风闻哭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重伤杨攀处士二首(其二)

从官任直道,几处脱长裾。

殁后儿犹小,葬来人渐疏。

新邻占池馆,长史觅图书。

身贱难相报,平生恨有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